老腔震撼的不仅仅是考生

2016-06-13 18:1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大作文题目分别为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以及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老腔进入北京高考大作文,不仅在北京学生和家长中引发热议,在全国范围内也引发了人们对华阴老腔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关注。许多媒体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张喜民、在春晚舞台上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吼》的谭维维。许多网友在网上搜索并观看关于老腔的视频。不仅有考生接受采访表示,阅读了陈忠实的散文《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当时就被打动了,也有许多网友热烈地讨论华阴老腔和“‘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笔者不仅仔细阅读了散文《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也看了去年东方卫视《中国之星》节目中,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们合作的《给你一点颜色》,还看了猴年春晚上,张喜民率老腔团队与歌手谭维维的乐队一起,合奏表演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以及其他关于老腔的节目。有些遗憾的是,网络上能观看的关于老腔的内容比较少,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事实上,老腔是陕西17个濒危剧种中最小的剧种,属于华阴皮影戏的一种。华阴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表演形式,长期在华阴流传。因而,关于老腔的内容确实不多。不过,老腔的震撼却是有目共睹的。刘欢说,每个音落到地上都能冒出烟来,每一个看过的人都觉得震撼。老腔在美国演出,“每回谢幕都得好几次”,足见当地人的喜爱之情。

老腔每次出场,总是能引发强烈震撼。在考场上,让学生阅读关于老腔的内容,震撼之后,触景生情,自然而然地有很多话说,有感而发。这样的写作,不累,也不难,水到渠成。老腔触发的震撼,不仅仅是老腔本身,还会引发人们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关注,在传统艺术中获得更多的震撼。让青少年被传统艺术震撼,高考的指挥棒可以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朱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