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Tiffany、Gucci、Michael Kors等20多个品牌的抗议,刚刚加入全球最大反假货组织之一IACC(国际反假货联盟)的阿里巴巴只能在“一月游”之后被“暂缓”了会员身份,这使得中国的品牌假货和“山寨”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媒体的热门话题。(《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1期)
假货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是造假卖假、以次充好的“制假水平”却总是在不断刷新人们对假货的认知。随着近几年电商、微商的发展,假货市场非但没有任何萎靡征兆,反而变得更加壮大起来。
要说,假货为什么会有市场,无非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价格较低,二是名牌效应,三是某些不法商人生产假货不正当谋利。
然而,除了一部分原本想买正品的群众是被造假商所骗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有相当多的人就如同热播电视剧《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一样,明明经济条件欠佳,但还是买A货假装自己是“白富美”。
正如新闻中所说的,市场上泛滥的假货只有一小部分是欺骗消费者“以假乱真”去销售的,数量更多的则是卖给了“知假买假”者。如果人们物质崇拜的虚荣心不除,假货永远也不会失去市场。
我有个多年的好朋友在做微商,起初她是二级代理帮上线卖鞋子,大学毕业后她直接去了福建某个以做假鞋而著称的地级市,联系厂家做了一级代理,在朋友圈卖鞋的同时自己也发展下线。她非常坦率地表示:“我卖的都是高仿鞋,足以以假乱真,还有专门的查询码和发票可以提供,高仿的质量非常好,一般人绝对看不出来的。你以为专柜卖的都是正品吗,实话说了吧,不少专柜都和我一样从这儿拿货的。我的二级代理中有人打着‘正品’的幌子,但是你看我就没有这么说。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但我以我的人格担保,虽说这些都是高仿,我卖的质量绝对有保证。”后来我问她:“都是高仿吗?没有其它‘非名牌’的吗?”她嗤之以鼻地说,“跟你说,不是名牌的谁来买啊?现在厂家都在做高仿鞋,高仿的比一般的假货质量好,价格也相对贵一些,足以以假乱真,不愁没市场。”
这倒是让我想起读大学时在书店买书,书店老板也极为坦率地表示:“我这儿盗版书最多,你看你要什么样的盗版,有最普通的盗版,还有稍微好一点儿的,最好的是高仿,分不同的等级。”
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而假货产业链的形成更是令市场交易原则蒙羞。无可否认,对假货的大量需求才催生了庞大的假货市场,但究其根源,还是人们“傍名牌”、物质至上的虚荣心作祟。
社会环境在无形中塑造着人的思想,如果人们对物质财富的狂热崇拜思想不除,那么假货依旧会层出不穷。(千龙网香山评论兼职评论员玫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