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7、8月份的到来,不仅天气会炎热无比,家长们的心也是燥热异常,原因无他,因为孩子的幼升小,因为孩子的小升初或中考。这些问题无不牵动着家长们的心。
不过,随着北京市近年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段学校招生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优化与出台,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家长们焦虑的心便能平复许多了。
上个月,北京市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发布。今年,“幼升小”继续实行按照划片免试就近入学,但在“小升初”方面做了一些新的调整,除了“随机派位”的就近入学方式之外,今年又新增了“征求入学志愿”的途径。
何为“征求入学志愿”?即家长可以选择学区内的就近学校进行登记报名,如果该校的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则学生可直接入学;未选择登记的学生,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学校,则仍按随机派位的方式进行“小升初”。
客观而言,这些“调整”是对就近入学政策的进一步“升华”,即更加尊重家长和孩子们的意愿,让他们享有更多自主权。当然,若出现“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情况,家长们也需要多多理解与支持。
笔者不久前与一些家长也有过交流,了解到,他们绝大多数都颇为支持就近入学政策。并认为,就近入学更能保障孩子安全,因为离家近,自己方便照看;还有,就近入学提升了教育的有效性,若每天孩子耗费大量时间在上学路上,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难以很好的衔接,同时孩子也不用起早贪黑等公交挤地铁了;此外,随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就近入学一样能上好学校”也已成为共识,家长们的共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近年来,在提高教育质量、倡导特色办学的大背景下,一些薄弱校不断“脱胎换骨”、“发现自我”,通过自身特色的打造、营建,可让孩子与家长有更多选择,让孩子的兴趣特长能够更好地发挥。
总而言之,“就近入学”更能促进教育公平,免除“择校”之忧,更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