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北京的小学入学难

2016-05-31 19:3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幼升小入学季。今年非京籍适龄儿童在京入学坚持审核“五证”,即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

有了“五证”的门槛,总是会有一些孩子因为不符合条件,无法在北京入学。分析原因,有其必然性。目前,北京迎来了义务教育入学高峰,再加上人口过多,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有具备“五证”才能在京就读。近10年来,在北京接受义务教育的非京籍学生每年约40万人,占比40%以上。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比例也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84%。

非京籍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主要是在公办学校,而公办学校的学位无法大幅增加,只能接受一定数量的非京籍儿童入学。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在民办学校的审批上,不可能降低标准,学位不足是一定的,短期内难以解决。

其实,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今年1月联合发布的数据,2015年末北京常住人口为2170.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7.9%。非京籍学生在所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中,所占的比重,跟外来常住人口所占比重是相当的。换言之,“五证”所设定的标准,基本上是跟人口比例搭配的。外来常住人口如果长期在北京就业,办“五证”并不是难事。北京的学位实在是太紧张,准备长期扎根北京,起码在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内扎根北京,那就认真办“五证”吧,如果不确定,还是多考虑考虑。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曹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