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特长生推优生成为择校捷径

2016-05-31 19:0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择校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痛点,并且愈演愈烈。近年来,为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北京市坚持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全市公办小学100%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公办初中100%实行划片入学。就近入学,关闭了择校的大门。

北京治理择校,可谓下了大功夫。择校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莫过于“共建生”。为此,2014年,北京出台“史上最严”择校禁令,取消了“共建生”,引发了全社会的瞩目。择校的顽疾,在北京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不过,由于特长生、推优生暂时保留,又引发了社会的担忧,有人担心特长生会不会成为“共建生”的变种。从之前一些地方高考加分项目来看,有些特长生太“水”,备受质疑。针对这一问题,市教委要求,2016年,各区招收特长生比例降到各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5%以内,同时要准确把握特长生招生的教育导向,降低特长生招生的功利性。划定了比例之后,特长生的人数将会得到控制,对招生的影响变小。这是公众期待的。

除了特长生,推优生在一些区也被取消,将教育公平又向前延伸了一大步。去年,朝阳区取消了推优生。今年1月,石景山区教委宣布,小升初取消推优。3月31日,丰台区宣布,今年将全面取消推优。至此,城六区中已有3区明确取消推优生。此外,西城区此前表示2017年前取消推优生。

随着特长生的比例得到控制,特长生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如果没有特长,想借道特长生来择校,成本太高,代价太大。而推优生的取消,消除了择校可能存在的后门。在几个区先行取消推优生后,必将有更多的区加入进来,一起取消推优生。

维护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的愿望。如今,特长生、推优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目标,不让特长生、推优生成为择校捷径,教育部门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接下来,还将继续接受考验。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余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