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过程如发生异常情况,家人不得与院方和医生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是技术原因由医院方处理。是就诊者本身原因由患者自身负责。医生可总结经验以利于今后的工作。——患者,2016.5.10,立字上海一医手术室。”一位老病人因为接受过喉癌手术无法说话,在手术等待时打手势让护理人员拿来纸和笔,一字一字写下了这段话,并交给了主刀医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医疗部(北)主任李培明。(5月20日《新闻晨报》)
接受医疗服务具有风险性尤其是接受手术,这是医患双方及社会各界的共识,同时无限缩小医疗服务的风险性则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医生而言,降低医疗服务的风险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我的业务能力、充分利用先进医疗设备、加强人员管理等多个渠道,而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则很难通过确定性的方式来降低风险,毕竟专业性极强的医疗技术绝大部分人是缺乏话语权的。但是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患者方更不会对医疗风险无动于衷、被动接受,而是要想方设法创造降低风险的主动权,最直接、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给医生送红包。医疗服务当中的“红包文化”由来已久,而事实证明送红包非但不能降低医疗风险,还会恶化医患关系,因为送红包的患者方将不确定的风险用金钱给预先确定了,其潜台词就是送给医生红包医生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医疗服务尤其是手术的风险性是无法消灭的,如果收取红包的医生未能达到患者方的预期,那么红包就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索或催化剂。近些年随着卫生监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对医德医风建设的常抓不懈,再加上自媒体的广泛利用让录音录像简单易行,敢于收取患者方红包的医生越来越少。虽然有些患者方不送红包,却改为给医生送质疑了,尤其是手术之前对医院设备、医生技术、药品选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质疑,甚至采取检举举报、网上曝光等方式对医生进行警告。
无论是给医生送红包还是送质疑,都是患者方降低医疗风险的本能之举,只是方式不妥甚至适得其反,什么是降低医疗风险的正确方式呢?上海的这位患者给予了我们答案,那就是送给医生信任。满含宽容与理解的信任感,让主刀医生深受感动,主刀医生表示,从医28年来首次收到病人写满信任的字条,这就说明患者方对医生信任感的稀缺和医生对患者方信任的珍视。事实充分证明,这份信任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幸福,因为患者当天的手术很顺利,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术后第二天患者便顺利康复出院,医患双方各得其所。
减少或缓解医患矛盾的治本之策,毋庸置疑,就是建立医患双方的信任关系,上海患者的这张充满信任感的字条就生动诠释了这个论断。患者方降低医疗服务风险的心理需求是永远无法消灭的,要求患者方完全理性面对医疗风险、尊重客观规律更不切实际,也缺乏人文情怀。总而言之,患者方降低医疗风险送信任远胜于送红包或送质疑,毕竟信任对医生而言稀缺且满含温度,这种温度是医生降低医疗风险的强大动力,被感动的医生自然满怀责任感。
新闻细读>>>病人手术前留的字条让主刀医生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