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欢乐颂》并没有直面惨烈的现实

2016-05-13 14:4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欢乐颂》第一季,胜利落幕,热播热聊,话题满地,皆大欢喜。

有些人给它贴上“现实”的标签,有些剧评也拿现实说事儿,但仔细想想,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它只是触碰了柔软的现实,或者说,轻轻撞了一下现实的腰。

正如该剧的制片人侯鸿亮在接受新浪娱乐独家对话时表示:我还是认为《欢乐颂》其实就是一个正剧。它的主题就是那句话:生活虽然荆棘满地,但是不能阻挡你一路高歌。

好了,“正剧”这个点评,正是《欢乐颂》最大标签。说到直面现实,可以拿来对比的一个例子就是《蜗居》。

简单梳理,有几个惨烈的现实,是《欢乐颂》没有直面的,或者在“一路高歌”的背景下,它绕道而行或者大事化小。

其一,就是居住环境的问题。

小说里,说的是中档小区。但这个小区,从各方面来说,都不是标准的中档小区。那三个人租住在这样的小区里,对于沪漂或者北漂来说,都是非常不现实的。还记得《蚁族》这本书吗?讲的就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

三个人合租,其中就小樊工作稍微稳定,其他两个,一个实习,一个公司工作,在现在的工资水平下,公司小职员,每月四千块,扣除五险一金,又能剩下多少?国家层面都开始给社保减负了,可见大家的实际收入和企业的真实压力。

我的同事里有很多年轻人,大部分还是住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或者老小区老房子里面,或者是一套房子打了隔断一家住好几户那种,能住这个档次小区的,凤毛麟角。

安迪和小曲,都很光鲜,在现实中,他们真的能接受群居的邻居吗?

再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知道你的对门和邻居是谁吗?更别提成为朋友了。

其二,就是现实职场的问题。

现实的职场更加残酷。老谭就曾经和安迪说过,让她注意方式方法,要考虑中国国情。虽然有老谭的鼎力支持,但安迪的工作情商不高,现实中的情况却是:不是领导炒部下就是部下炒领导。

小曲,作为一个肚子里没多少墨水的女子,她的经商之路,顺利的让人抓狂。尤其是她的那个好朋友,可以送个外号“包打听”,好像没他查不到的,从现实中来说,应该是大叔这个年龄才具备各种人脉,一个小伙子能有那么神通广大吗?制片人侯鸿亮也表示,会考虑在第二季里,让小曲遭遇些坎坷。

小关实习的所谓五百强外企,也早已不再风光,光鲜外衣早就被扒下来了,因为外企也不好过,大学毕业生不再对此趋之若鹜,反倒是央企国企和国产的互联网公司,好的一塌糊涂。

至于办公室恋情,《杜拉拉升职记》比《欢乐颂》更加现实和残酷。

其三,就是女性友谊的问题。

女性朋友之间,是否能和男性朋友那样痛快而直爽的交往。

电视剧开拍前,导演孔笙请来十几位女白领,让她们和制片人侯洪亮、导演简川訸等一帮“大叔”主创聊人生。导演简川訸后来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欢乐颂》第一主题是友谊,简川訸从那次恳谈中知道“女生的友谊是十分敏感的”。

“女生的友谊不像男生,哥们就是哥们。女孩子之间,总是带着些试探、比较,甚至是一种看不惯的欣赏。”女编剧袁子弹如此描述。

电视剧里的刻画很成功,通过各种机缘巧合,在各种磕磕绊绊之后,让我们看到女性们建立了美好的友谊。这也符合“正剧”的要求。

正因为《欢乐颂》直面现实而不批判现实,所以,观众对它的收看黏性不是那么强,可以跳着看,可以快进着看。

幸好,还有第二季和第三季,所有主创都签了三季的合约。如果继续“乌托邦”下去,观众们还会买账吗?

《疯狂动物城》,很多人都喜欢看,它的英文名字里就有“乌托邦”的字样,但这个动物世界的乌托邦让我们感觉就是人类血淋淋的现实映射。希望《欢乐颂》的未来两季,能让我们疯狂一回。(千龙网香山评论专职评论员 林涛)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林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