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期待的上海迪士尼上周开始运营测试,不过被邀请者的评价可不“乐观”,大家纷纷“吐槽”价格贵。一家三口如果想去迪士尼玩一趟到底要花多少钱呢?记者的测算显示,一日游的最低预算要2600元,二日游的最低预测则需6000元。(5月12日《北京青年报》)
按照报道所称的一日游或二日游花费,对比其他知名景区的旅游花费,游玩迪士尼的成本确实不低。但判断迪士尼收费高低,恐怕不能仅仅以价格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应在市场逻辑下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上海迪士尼由华特迪士尼公司和上海申迪集团共同投资兴建,其征地、建设等各种成本由公司承担。运营之后的盈利与否也与公司自身相关,并不涉及到政府或公共利益。这与其他人文景区、自然景区、历史建筑有本质区别。譬如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依靠历史遗迹及古代建筑吸引游客,虽然贵为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也不能过高。其他一些山川、海岸、湖泊等自然景区,则是利用国家所有的资源开发而成,没有理由收费过高。
迪士尼则完全由个人投资,与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没有过多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理当尊重经营主体的自主定价权。其对产品定价时,完全可以依据投资成本,市场占有率,消费者青睐程度等因素实行市场调节价格。只要没有证据证明其滥用垄断地位或有不正当竞争行为,就不宜干预其产品定价。
当然,有观点会拿最近屡被曝光的“天价鱼”,“天价虾”事件作对比,进而得出迪士尼景区“天价”收费的结论。如游客吐槽称,几乎所有正餐套餐都在70-80元,一份“中西结合”的双人套餐,要价高达250元。一杯百事可乐15元,小笼包6元一个、虾饺10元一个、爆米花桶65元等。单纯以价格来判断,迪士尼的收费无疑是“天价”,但却难说这种“天价”缺乏正当性或系宰客。
市场经济法则强调交易双方要诚实守信,公平交易,其中包含明码标价、不欺不诈、自愿有偿等核心内容。如果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没有虚假宣传;没有模糊定价,诱导他人消费;没有限定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没有强迫消费,就不能认定其侵害了消费者权利。即便其产品定价高的离谱,但只要这种高价产品不是必须品,无关公共利益,也难说其“天价”定位缺乏正当性。
从最朴素的道理出发,商品的定价以市场为基础,以消费者接受为前提。如果产品定价过高,导致其丧失了群众基础,失去了市场份额,经营者自然会审时度势地调整价格以适应市场。假如产品的定价过低,以致供不应求,商家自然可以适当调高价格。
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其稀缺性非常明显,到迪士尼游玩更是很多人的梦想,这恰恰决定了其定价不可能太低。好比普通饮料,五星级酒店的售价比普通酒店高,普通酒店比超市高,那么,相比于西餐厅每杯不低于5元的可乐,迪士尼的15元售价未必高。
市场经济下,迪士尼的高收费与其梦幻的创意,稀缺的体验,高端的定位不无关系。因此,这种高价何尝不是对创意就是财富,知识产权就是财富的最好体现。如果花高价买进口马桶,花高价到香港、美国游玩迪士尼能够被接受,就不必苛责上海迪士尼的高收费。相反,我们应该借鉴成功经验,尽快创造出有底气高收费的商品或服务,而非简单模仿他人或望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