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晖”成世锦榜眼 “斯”喜莫懦渴

2016-05-03 16:0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从0:6落后追到10:11,再从11:16扳成14:16,但比分最终停留在14:18。首次闯入决赛的丁俊晖不敌世界头号选手塞尔比,未能在谢菲尔德的克鲁斯堡剧院举起冠军奖杯。(新华社谢菲尔德5月2日体育专电)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们乡下,街头上出现了一种叫“台球”的新生事物,直到它退出乡村日常生活,似乎也没有谁喊它一声“斯诺克”;就像围绕它的游戏本身被叫做“捣蛋”一样,这一行干出名了,会得一个诨号。我们中学一位姓牛的老师,因为痴迷于此,并且在那一方天地里是经常能“捣”遍天下无敌手的,于是被亲切地叫做“牛捣”而成为一时乡间闻人。

能清晰地回忆起来,前些年“丁俊晖”的横空出世和爆得大名,几乎要成为每一个读书、考试有困难的孩子高举他的最佳铁证。丁俊晖的成长历程和其父母不走寻常路的“教子经”也被美美地宣扬了一番。可以很公允地说,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和“带累”了部分小孩不好好学习,责任与丁氏父子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是某些过度消费丁俊晖的牙客、笔客的“罪过”。

去庸俗化之后,我们可以合理性地将讨论视角上扬,对于此次在亚洲历史上空前地闯入斯诺克世锦赛,并且取得亚军的尚未及而立之年的中国小伙丁俊晖,我们首先要表示真诚的祝贺与敬意。在这里,说点与“黄种人”、“中国人”这样的大字眼有关的话语,是完全合乎情理的;寒鸦饮水,冷暖自知,为了取得这一空前成就,丁俊晖及其教练、家人,还有中国“台协”和国内相关赛事赞助商、主办方,也都付出了旁人难以体验和真正理解的艰辛。对此,最起码要抱着一份朴素的走心的同情之一瞥。

5月2日,丁俊晖在比赛中。当日,在英国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进行的2016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决赛第三阶段争夺中,中国选手丁俊晖对阵英格兰选手马克·塞尔比。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5月2日,丁俊晖在比赛中。当日,在英国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进行的2016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决赛第三阶段争夺中,中国选手丁俊晖对阵英格兰选手马克·塞尔比。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也正因此,我们完全没必要将语序来个颠倒,把喜事当“丧事”办,改观了近一年的低迷期,走上运动生涯,或许也是人生路途上升期的小丁同学,没得世锦赛冠军有什么了不起,拿了世锦赛亚军才是了不起的。

所以,有关表达实在没必要去强调“不敌”、“未能”,这在一次“竞标”中获得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经历,在竞技体育中难道不是同样很值得点赞得吗?由此,我们更应该反思在各级各类各项围绕“锦标”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中,既要将国家荣誉和突破赶超意识强调够,不能有对于个性张扬的丝毫折扣和迁就。

同时也要注意别将焦点只对准“第一名”,似乎唯“一”不破,得“二”反倒可惜甚至可耻了。如此“价值”观如果是出于广告商的内部口味倒也不奇怪,可要是成为社会舆论惯性表达,就有点可怕了。

无论怎样的玩法、活法,只要有法有天、“顶天立地”就可以,无数个体的特异的精彩,包括按部就班天天向上的绝大多数普通儿童们,才可以组合成一幅曼妙的梦幻图景;正如同那句来自真朋友的“晖哥棒棒哒”一样,人人需要鼓劲加油。

至于像斯诺克这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新鲜玩意,随着国家国民交融世界的步伐,随着国内体育竞技和商业广告的交融互动,随着丁俊晖们的成熟稳健,还是会在疆域内、国门外有个更符合自然律和体育运动规律以及全球化商业规律的火候和水准的。对此,急不得也怕不得、焦躁不得。就像世界诸多地方都有汉语比赛、武术比赛一样,文化体育的对话与融合,终究也是整体实力和国民素养徐徐“挥杆”的过程。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张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