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快递小哥被掌掴”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引发社会关注。公众在关注事件后续进展的同时,还将视线聚焦在快递员这一职业群体上。那么,快递员日常工作是怎样的?他们生活状态如何?日前记者进行了探访,“老”快递员:月送快递3000多件,打4000多分钟电话;90后快递小哥:“5+2”成工作常态,遭女友抱怨。(4月21日 中国新闻网)
如今互联网已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也成为国家战略,由此衍生出来的一些新事物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电商的发展带动网购的兴起,这也是“互联网+商业”在零售领域的成功实践。电子商务的崛起也带动了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快递员群体急速膨胀,由此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
几天前北京一名快递小哥被掌掴的视频引发关注,我们在愤怒谴责打人者的同时,也应该自我反省,如果你在收发快递时,经常故意刁难快递员,那么你和掌掴者对快递员的伤害又有何差别。
根据记者采访,很多快递员都怕客户投诉,因为客户一个投诉电话,就可能让他们“白跑”几十个快递,甚至可能丢了工作。另外,快递员也经常受到客户的言语指责,而此时他们大多都忍气吞声,一来不想惹事招来投诉,二来也不希望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理论上。
来源中新网,吕春荣 摄
也许有人会说,快递员可以从“高薪”中找到平衡,这话虽有些道理,但快递员挣得都是真真正正的“血汗钱”。全年无休息,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早出晚归、日行千里,往返于城市的街道之间。每天工作12个小时都是常事。那些羡慕高薪快递员的人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你真的能够坚持吃得下这份苦吗?
其实这也是快递人员“年轻化、流动性大”的原因。能吃得这份苦的人大多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但整天送快递也并不算是一个长久的工作,快递员也经常跳槽转行。但同时,送快递的对学历和技术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吃苦,就能赚钱的诱惑,也吸引很多打工仔加入。
笔者在小年前后,在网上帮侄子买了一件衣服作为新年礼物,但客服却说快递放假了,不发了。此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快递了。后来客服说邮政还可以发,我也只好默认。原本以为甚至要到年后才能收到的快递,在腊月二十八竟然到了。签收时我问这个快递小哥:你没有休息、没有回家?他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春节我们倒班,我晚几天回家,也能多赚些钱。”说着又拨通了下一个客户的电话。
快递小哥的话,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却那么的朴实。过年送快递,他没有怨言,至少在客户面前没有表现出来。当你签收快递时,请多说一句“谢谢”吧,这既是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也是对他们及时送达的感谢。
每个行业都值得尊重,每个行业都有存在的价值。当你收到心仪的网购商品而高兴时,也不要忘记实现这“最后一公里”的快递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