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九点半,海尔电器特需专列鸣笛开出合肥北站货场,60个小时后就将到达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
同一天上午,在山东青岛海尔集团总部,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铁总将在全国多地为海尔集团开行海尔电器特需专列。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第一次为企业单独定制货物运输专列服务。(4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自从铁路走向市场的那一刻起,货运改革的步伐就一直没有间断,在货运敞开受理、全品类物流、“一口价”管理、全流程服务、物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改往日的“铁老大”印象,陆续的打造出各种货运服务的最尖端产品。
以往像这样的货物运输专列的定制都在铁路局范畴内进行,而这次中铁总与国内大公司开启“总对总”合作模式,第一次开行海尔特需专列,着实让人感到惊喜。惊的是,拥有200多万员工、管辖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的中铁总,能放下身段、降低姿态直接与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得不说是经营理念的转变、经营思路的拓展;喜的是,在全国上下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当口,铁路以其强有力的服务供给,发挥着“火车头”的引领作用,这展现出一个大型服务企业的胸怀和担当,也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勇于尝试、改革进取的形象。
回过头看看铁路走向市场后,各个铁路局先前推出的区域货物快运班列、跨区货物快运班列、快递专列、中欧班列、铁海联运、城际特需班列等等服务产品,便不难理解中铁总开启的这个“第一次”。从铁路相继推出的这些货运产品的举措中,不得不让人为铁路这种“你的需求就是我的服务目标”理念和“排除一切阻碍保障供给服务”的精神所折服。这次,铁总又亲自出马,开始了与海尔集团“总对总”合作模式的第一次尝试,高端的合作预示着“高端”服务的升级,这是誓将优质的供给服务进行到底的节奏啊。
有报道显示,此次中铁总与海尔集团进行战略合作,通过“总对总”方式,在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合作,将立足于供给侧改革,构建物流服务新模式,双方将建立高层协调、对口联络、基层合作等机制,推动和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努力实现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扩大物流合作范围、丰富物流服务内容,并有效控制物流成本等。
在扩大与海尔集团合作的同时,中铁总拟在合肥、芜湖等家电生产集中的地区,与其他大型家电企业推进类似物流合作,进而拓展到多货种的物流服务品牌。
相信,此次中铁总开行海尔特需专列,开启与海尔集团“总对总”的首次高端合作,必将为今后提升更加优质的“高端”供给服务,满足包括海尔集团在内的其他大型家电企业物流的需要,进而拓展多货种的物流服务品牌,打开铁路供给服务的新篇章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期待这种双赢的举措带来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