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的4月12日,被誉为现今世界上最聪明人的霍金,开通新浪微博,打通与中国民众沟通的桥梁;第二天,也就是美国时间4月12日,霍金在纽约正式宣布“突破摄星”计划,一个可以把人类的飞行器发射到距离地球最近星系的宏伟计划。当然,霍金也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把这个计划与中国网友分享。
霍金之所以选择在4月12日公布,是因为55年前的这一天,加加林完成的世界首次载人太空飞行,拉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序幕;55年后的这一天,人类宣布“突破摄星”计划,拉开了探索银河系以外星系的序幕。
所谓“突破摄星”,说白了就是要研发出一种质量为几克重、邮票大小的“纳米飞行器”,上面装载着照相、通讯等设备晶片,然后利用飞行器上的光帆,通过激光照射的光束功能,为探测器加速,时速可达一亿英里每小时,相当于光速的五分之一,这样探测器将在20年左右到达离人类最近的河外恒星系——“半人马座α星”,并向地球传回照片。
这项计划的最大突破口是,把小小的探测器,以20%光速发射,从而可以大大缩短宇宙对于人类的时间距离。因为即便以人类目前最快的太空船飞到“半人马座α星”也需要3万年。人类的平均寿命不过七八十年,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千年,因此速度是阻碍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大障碍。
爱因斯坦曾幻想在宇宙中乘着一道光线飞驰,如今霍金利用激光照射加速,可以让一个小飞行器达到光速的五分之一。那么如果计划成功,人类的探测器将在我们有生之年冲出银河系,抵达河外星系,并传回照片。根据计算,霍金把有生之年的期限设定为20年,这必将加快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步伐,这就是“突破摄星”计划的最大意义。
第一时间向中国宣布“突破摄星”计划,似乎就是霍金开通微博的最重要作用。或许这个计划也需要中国的参与配合,因为有媒体称,中国西藏可能将作为实施该计划的一个备选地点,因为一个陆基长约1公里的光束枪将会被建于一个高海拔的干燥地区。
但不管怎样,霍金开通微博,回忆自己与中国的过往经历,并及时分享自己参与的“突破摄星”计划,这就能说明霍金看重与中国的互动交流,承认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认可中国人的智慧,并期待中国能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在航空航天业的成绩足以令世界钦佩。毕竟太空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情,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努力实现。
如今已经74岁,并且全身瘫痪、不能说话的霍金,或许已经等不到来自半人马座α星的图像,但他的智慧和理论将对人类终身受益。因为随着地球资源的逐渐枯竭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类要想繁衍生息,只有向外太空寻找第二个“地球”。虽然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人类也从未停止向太空探索的步伐。移民外星球,看似天方夜谭,但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每次仰望满天繁星的夜空,每一颗星星都代表着一颗恒星,人类要征服它们,寻找新的地球,是一条极具艰难之路,但“突破摄星”计划就是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它让人类的触角伸向遥远的星际,让我们的幻想变成可能的现实。
虽然漫长的征程很迷茫,但以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成效足以见证,在我们的子孙后辈,一定在太空探索上实现更大的突破,也许有一天,星际穿越不再遥不可及。(香山评论专职评论员 姜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