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走访怎可没下文?

2016-04-12 20:0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到企业调研,有人反映,每年政府都会派人来调研走访,态度很诚恳,能认真倾听意见和呼声。但回去后,很多杳无音信,需要排忧解难的问题依然如故。

调研走访,本是针对解决问题去的,群众把问题反映上来,热切期望“且听下回分解”,岂料从此“杳无音信”。岂不是让群众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让问题躺在调研报告上睡大觉,违背了调查研究的初衷。怎样才能让调研走访 “不一走了之”?笔者认为及时反馈、解决问题是关键。

一是要树立“反馈意识”。调研的问题和原因摸准了,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由哪些部门负责?暂时解决不了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该协调的协调,该汇报的汇报,任务该分解的分解。调研人员把问题的对策提出来了,不要忘了还有反馈这个程序,要树立强烈的沟通意识,和被调研单位和个人充分交流,这个问题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有哪些职能部门负责解决这个问题,承诺在什么时限解决,感谢您的监督等等。有如此真诚的态度,群众怎能不感动?

二是要树立“效果意识”。要把解决了多少问题,办了多少实事作为检验调查研究实效的依据。不仅要真心实意的走访,详细认真的分析,还要掷地有声地解决。不能把问题停留在反馈阶段,更不能将问题的解决时限无限延长,要建立督查督办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倒逼问题在规定的时限内解决,使调研真正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总之,以言而有信的态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抓调研,我们一定会赢得群众的认可。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