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评] 教育回归原本,“自由自在”学习

2016-04-08 15:3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是,这位“老师”在学生的学习和升学考试中,能说上话吗?北京市的中考改革,以兴趣支撑学习,让教育回归原本的道路,尊重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月7日,《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根据改革方案,中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四门必考科目,以及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等五门中选考三门科目。其中生物(化学)为一个科目,综合了两个学科的考试内容。

在许多人的认识里,中考,科目是固定的,分数是固定的,要做的试题也是固定的,学生几乎没有选择的空间,能做的就是,适应标准化考试,多取得分数,以分数论英雄。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跟考试内容不完全一致,学习往往是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情。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得把精力放在大量做题上,至于所做的试题是不是学生喜欢的,是不是学生擅长的,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学校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固然承担着选拔人才的功能,但是,更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有所获,都能发展自己的兴趣,都能培养自己的特长,这是教育改革要完成的任务。

根据《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学生可选择的考试科目多了,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学生的兴趣得以培养,学习的模式得以改变。

第一,从五个科目中选三个科目参加考试,学生可以自己挑学科来竞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考试。

第二,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优势放大了,短板的负面效应减弱了,考试更加公平。

第三,“副科”成为升学考试科目,促进了教育的多样化。学生在“副科”上的追求,也能成为升学考试的竞争力,学习变得不那么单调枯燥。

第四,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题海战役带给学生的重负得以释放,考试比拼的是长期的积累。

估计许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纠结,一方面,严格要求孩子认真学习,以期考试成绩更好一些,另一方面,看到孩子疲惫不堪地学习、厌学,又有些心疼。

随着北京市中考改革的推进,兴趣爱好注入了学习,学生们将不再是考试机器,而是会变成一个个带着兴趣学习的个体,在学习中有更多获得的个体,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育改革,让每一个孩子尽情绽放自己的美。(千龙网评专职评论员  倪恒虎)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倪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