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又是一年春草绿。每到春暖花开的四月,我们却总能看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凉。清明,作为中国传统的祭祖和扫墓之日,蕴含着中国人对逝去亲人和先烈的怀念。
前几天,看到天津举行滨海事故遇难烈士祭扫活动的报道。他们籍贯不同、年龄不同,但却同在去年离开人间。父母、爱人、战友等人共同缅怀。
也是在前几天,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完成交接,4月1日上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36位曾长眠异国他乡的英雄魂归故里,安息在祖国的山河大地。
每到清明,我们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崇高尊敬,这是炎黄子孙传承的“中华魂”,这是一股浩然正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清明时节,像是一个窗口,我们祭奠先人,扫墓送花,回忆着过往的美好瞬间,诉说着如今的生活现状,仿佛在隔空对话。此时心中难免萌生一种“假设”,如果在世时,能有多一些的时间陪伴,来弥补种种遗憾就好,这时心里的悲伤反而更加浓郁。
但是,花开花落,逝者已去,那些“假设”也变没有意义。既然离别是人生永恒的主题,那么我们何不珍惜离别前的此时此刻,不要让那种“假设”成为遗憾,在当下就应该变为现实。花多一点时间陪伴你挚爱的人,立足当下,享受今天的美好生活,才是最好的负责。
也许时间是最好的镇定剂,随着时间的推移,想开之后的痛处不再那么强烈,在坟头献上一束花,深深鞠一躬,摒弃悲伤,想一些美好的事,心情就会舒畅一些。失去的不会回来,不要沉湎于过去的悲伤,活着的人更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珍重自己,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清明小长假,很多人也会选择去郊外转转,阳关明媚,春回大地的四月,正是出门踏青,近距离亲近大自然的时候。此时转换一种心情,游走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感受生机勃勃的春天,你会收获更多的人生感悟。
其实,人生就是一种寄托,寄托自己健康幸福,寄托身边的亲人朋友快乐相伴,寄托于我们的生活温馨而又充实。清明,只是我们对先人的一次怀念,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以面对更美好的生活。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你的心情也像如今气候这样“春意盎然”,就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了!(千龙暖评专职评论员 姜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