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1600元收“海归”,君何需自菲薄

2016-03-25 14:5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5岁的硕士毕业生张瑶笑得挺尴尬,手里握着一叠精装简历,准备离开招聘会现场。她甚至连投出简历的机会都没有。这是天津的一场“硕博专场招聘会”,面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说是硕博专场,几乎没有面向硕士的岗位。”张瑶有些失望,这位从韩国一所知名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感觉自己的学历又一次被“碾压”了。(中国青年报3月25日)

海归硕士求职,却遭遇了1600元超低薪的打击。对此,笔者以为,虽然颇高的学历和留学经历能为就业增光添彩,但其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块敲门砖而已。换言之,想在职场中出类拔萃,光靠学历还远远不够,最终还得有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因此,应理性分析海归硕士遭遇的就业学历“碾压”。

首先,基于留学硕士所付出的高昂教育成本,想在就业时获得高薪无可厚非,但是,在职场上,你的薪资必须得跟你将创造的价值相对等。因此,对于初入职场的海归硕士,要树立长远的职场目标,不应过于看重起点的高低,而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其今后的发展空间和提升空间上,这样才能让获得更多的认可。

其次,无论是留学还是考研,都是为了获得一份薪资相对优厚的工作。但是,比起学历和教育背景,职场显然更看重过往的经历和职场经验,而这显然不是刚刚留学归来或者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所具备的。因此,与其吐槽薪资少得可怜,甚至有能力和学识遭践踏之感,不如保持平常心,多从点滴做起,努力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并提升自己的职场能力,才能在职场中获得招聘者的青睐。

最后,硕士在学历上逊色于博士,在年龄上又相比本科生处于劣势,而且,如今的海归能力参差不齐,很多公司也不再盲目迷信海归,导致海归硕士被边缘化,甚至沦为“高不成低不就”就不足为奇了。基于此,海归硕士更应该放下身段,先就业再择业,这样才能获得比学历和留学经历更宝贵的财富,立于就业的不败之地。

其实,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短期内的就业窘态不代表未来的职业就一定一蹶不振,哪怕现在海归硕士正遭遇就业中的信任危机,只要在读书期间学到了真东西,而且本身具备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海归硕士从职场中脱颖而出,实现人生价值是迟早的事。

新闻细读:“我就这样被1600元底薪碾压”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