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老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村庄就好比一个篱笆,没有三个桩作为支点不牢靠,经不起风雨。“第一书记”有效开展工作也要抓好“树党风、促村风、带民风 ”三个桩建设,并以“三风”建设为抓手促进基层党建工作。
树党风,凝心聚力。习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强调,党的优良作风具有很强的历史影响力。一个村好不好,最直观的是看村书记是不是得到群众的拥护,班子是不是团结,党员会上乱不乱,归结一点就是党风正不正。“第一书记”要考虑好“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有了好的党风,才有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而不是颠倒过来,这涉及到一个村的顶层设计问题,顶层设计偏了村发展的路就偏了;“第一书记”在思想上要树立党建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从自身、两委班子到全体党员,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向党员群众广泛征求意见,以“三严三实”标准对照突出问题进行整改落实。通过以上率下树党风,凝聚班子力量,团结党员群众,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促村风,文明和谐。一个村的村风就是一个村的魂,“第一书记”要做好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崇尚新生活、倡导新村风的现代新农村。充分挖掘和展示“五好文明家庭”家风的历史传承,向村风拓展延伸,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开展以“知村史、立村规、树村风”为主题的走访座谈活动,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结合村子特点,确立能够体现村精神面貌的村风;鼓励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尝试为村党员量身设计了村风文明宣传、家庭和谐建设等岗位创新。
带民风,淳朴正气。“ 官无德则法不善,官无德则法不行”,以党风清正,促村风提升,带动民风发展。首先,“第一书记”要真心敬畏群众,当老实人、说农家话、干农家活,老老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好事;再者,以传承“温良恭俭让”的淳朴民风为目标,打造一村一品,形成特色;加强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改变村民酗酒赌博的不良习气,使其积极投入到文化活动中;向群众宣传法制教育、尊老爱幼、新婚新俗、殡葬新风、邻里和睦、村规民约等内容;落实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每月确定一天为“卫生扫除日”,提高村民的环境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