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的车左车门被撞坏了,我到离单位不远的一家4S店进行维修。4S店给出的维修建议是,最好是更换车门,出于对4S店的信任,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修车建议,但是车修好后9300元的报价却让我大吃一惊,尤其是其中3800元的修车工时费,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按理来说,修车工时费应当是工时单价,乘以工时所得出的结果。假如工时是指一个小时,每个工时收费100元,完成一个维修需要两个小时的话,那么工时费就应当是100元乘以两个工时,最终工时费应该是200元。可是,在4S店提供的报价单上,上面仅标注了每一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以及实际收取的工时费,但一个工时具体指多长时间,工时的单价是多少,都没有明确标注。如果让消费者搞不清楚具体的收费细节,那么,4S店就很有可能存在不合理收费和忽悠消费者。
对于工时费细节的公示方面,尽管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需要在经营场所公示工时定额和工时单价,但对于违反规定的惩罚,最严厉的惩罚也就是予以通报,面对好似隔靴搔痒式的处罚规定,难怪4S店即使存在乱收费也无所畏惧。
我希望相关监管部门严格厉行监督责任,不但要让4S店所收取的工时费做到公开透明,让消费者有知情权,更需要相关部门在完善和规范化工时费的同时,并加大对违规4S店的惩处力度,从而使4S店的各项收费都不再是一笔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