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在市场上,1元纸币会越来越少,而1元硬币将越来越多。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近日发布通知:继1角、5角券硬币化之后,2016年山东省将在部分地市启动实施“1元券硬币化工程”,即自2016年1月1日起,率先在山东省内青岛、枣庄、济宁、临沂、日照5个城市进行试点,停止向商业银行投放1元券纸币,转由硬币替代。
全国人大代表、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1元硬币化并不是仅在山东省实施,而是全国性的统一安排,将逐步在各地推广。不过目前推广还没有时间表,会根据试点情况进行。(3月15日《北京青年报》)
继1角、5角纸币悄然被硬币化之后,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1元纸币又将被硬币化了,是不是有点不适应呢?以前的我们及现在的孩子能用一元纸币来买雪糕、买棒棒糖等,或折成爱心等图形,它饱含着多少人的童年记忆?在被硬币化之后,估计以后的孩子只能拿着一元硬币滚钢镚儿了。
为何小面额纸币都要相继实现硬币化?相关部门的解释是,硬币流通寿命远高于纸钞,且几十年后金属仍可收回重铸,还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硬币有利于自动售货机、停车场自动收费机、地铁和公交自动售票机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挑残、清洗、消毒,减少病菌传播;还有利于消除不法分子利用小面额纸币传播反动言论,净化流通环境。
小面额纸币硬币化的好处虽然多多,但更要想到的是:小面额人民币被人们使用的频率很高,当1元纸币退出流通后,人们出行的钱包里要装上一大把硬币,使用起来方便吗?会不会因为携带不便,有更多硬币躺在存钱罐里“睡大觉”,带来严重的“货币沉淀”问题?
这个问题,从1角、5角硬币的命运就可感知一二。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市面上能看到的1角、5角纸币越来越少,1角、5角纸币已实现硬币化。但这些硬币却一直不受待见,商家认为硬币笨重、不便携带或找零找不出去而不愿收取,老百姓因为硬币不好装、容易掉,掉了不易捡拾,或磨损其他物品,而不愿意携带使用,使得投放市场的大量硬币“沉睡”于储钱罐,影响了它的流通和回笼。
不仅商家、老百姓对硬币敬而远之,不少银行对推广使用硬币的态度也较为消极,更加剧了“货币沉淀”。由于硬币面额小、重量大,银行又普遍缺乏清点、包装机具,靠手工操作效率较低,且易出差错,所以它们对市民手中的大量硬币兑换起来积极性不高,多以“人手不够清点不了”为由拒绝。如郑州一商户积攒了总计30万元的1元硬币,很多银行都婉拒兑换。1元纸币硬币化之后,这种情形恐会更甚。
1元纸币硬币化应该小步慢行,甚至可考虑缓行。小面额纸币全面硬币化,目前我们还缺乏良好的外部流通环境,比如商家、老百姓的使用偏好没有改变,银行对硬币的清点、清洗、包装、入库等还停留于手工阶段。这些现状不改变,再发行多少硬币仍会被边缘化。据报道,多年前,央行济南分行曾在1年内投放34车皮1元硬币,但1元硬币目前在山东全省还是奇缺硬币。这显然与小面额硬币流通不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