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科学实践”释放学生潜能

2016-03-13 15:0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5年,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该项课程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是根据学生个性与特点进行量身订制的课程,打破了既有教育体制的条条框框,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按照自然与环境、健康与安全、数据与信息等不同领域进行主题划分,北京市初一、初二全体学生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自行选择相应的项目。

这样的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这与以往的填鸭式教育有很大不同。在这种教育创新中,学业将不再是学生的沉重负担,而会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会让学生乐在其中,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要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与特点进行教育,才能让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而且,很多学科之间本来就可以互补互通、触类旁通,此次北京开展的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改变了学科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困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效率。

无疑,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教学革新,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改良。北京在构建开放性教与学教育模式上大胆创新,也可以为全国各地提供镜鉴和参照。

改变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教育模式,走出捆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应试教育,“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无疑能够更好地释放学生潜能,发挥学生创造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责任编辑:向浩(QU0015)  作者: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