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圆满谢幕见证铁路发展进步

2016-03-11 17:4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据悉,2016年春运铁路发送旅客量达3.25亿人次,同比增加3000万人次,增长10.2%,创铁路春运旅客发送新纪录。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实现了让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春运目标。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悄然谢幕,在这短短的40天里,人们上演着满心期待的归乡旅途、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光、踏上征程的依依不舍三部曲,当静下心来细细回味这段短暂的旅途时,我们似乎能发现,无论是归途还是征程每年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春运记忆中的麻皮袋消失了,彻夜排队的购票长龙少了,人山人海的“绿皮车”也渐渐淡去。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些细微的变化在长达62年春运史中映射出春运交通的变化、时代的发展。

在庞大的交通体系中,铁路交通可以说是变化最为明显的。尤其是近十年来,高铁的出现与发展,带来了中国人出行革命式的转变,也为缓解“春运难”起到根本性作用。截至去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庞大的高铁网络已经初步成形。

借助快捷的高铁网络,一大批诸如“高铁+”的新兴交通模式及交通理念纷纷出现,“高铁+公路”“高铁+互联网”“高铁+旅游”,对于这些新鲜又频频出现的热词,我们不再陌生,相反地,这些理念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高铁+互联网”,铁路部门自2011年试点推行互联网售票以来,受到了旅客极大欢迎,互联网售票比例逐年攀升,据统计,今年春运期间,互联网售票量占总售票量的64.6%,占比超过一半。在铁路发展的浪潮中,我们的生活正在被改变。

这个春运不太挤,是广大旅客对今年春运出行最真切的感受,也可以说是对铁路春运工作的一个客观评价。透过这个客观评价,我们能看到也能感受得到铁路运输能力、服务理念、社会定位都在发生着变化。

对铁路部门来说,“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目标是否实现,不是铁路单方面说了算,而是需要社会大众的评价。从今年春运媒体民众对铁路的评价和舆论情况来看,铁路确实进步了。

责任编辑:向浩(QU0015)  作者:景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