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金庸92岁寿辰,侠义精神不老

2016-03-10 14:2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87209896-b672-40b6-bc52-7e3d1f05a386_size43_w524_h429

3月10日,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迎来了自己92岁寿辰。微博上,黄晓明、霍建华、刘亦菲等各路明星们以及金庸迷们,早就已经提前以自己的方式为金庸贺寿了。(3月10日《重庆晚报》)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此非侠客行之古诗,而乃金庸小说题目之嵌联。作为开创新武侠小说之先河的一代宗师,金庸先生今天已至92岁高寿,但其成就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时,众人仍记起金庸先生,送去华诞祝福,既与其文学成就斐然相关,更与作品中不老之侠义精神相连。沿金庸武侠之路,不灭的侠义精神,仍浮动于我们理想的国度。因此说:金庸虽已92,侠义仍在29!

中国武侠小说,真正发端,始于唐之传奇;发展至今,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令其于当代达到了顶峰。无论传统章回式故事叙事方式,还是情节的千回百转、探幽入微,不仅在人物塑造上生动形象、独一无二,更在汉文学语言传统的激活上重放光彩。最重要的是,金庸小说对传统中国“侠之精神”的重续与表达上,不仅目下难有望其项背者,更会让读者掩卷读罢,于小说热闹的故事、精灵鬼怪的人物和环环相扣的情节之外,深深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所独具的侠义精神,这才是其于隐隐无形中,有着击中人心的排山倒海之力。

金庸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正是贯穿其小说内容与精神的共同主线:乔峰、郭靖、陈家洛……他们不仅具有打抱不平、铲奸除恶的狭义之“侠义”,更有为国为民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侠”之精神。侠义精神和“侠之大者”的意义,通过金庸先生天才的笔触,用通俗小说这一最平民化的艺术形式,得到了生动、深刻的表达,并得以深入人心地传播。侠之传统精神的复活与传承,金庸的武侠小说功不可没。

今天,当我们以不同的心态翻读金庸武侠小说,以及于此时,用不同的方式,真诚地给92岁高龄的金庸送去生日祝福,其实,正因为在我们内心深处,隐约浮现着那股侠义精神的感触与涌动。特别是当下社会,出现了一起又一起“老人摔倒不敢扶”、社会丑恶现象面前有众多冷漠之看客、“沉默大多数”现象的存在等,显然更会激发人们对侠之传统精神的追忆与向往,而这正好可借喻于金庸所表达的武侠精神,以浇我们心中之块垒。

今天,我们仍会记起92岁的金庸,说明其笔下的“侠义中国梦”,于国人心中仍在,它仍像不老的29岁般让侠义精神永存。金庸小说带给我们的“侠义为上、侠之为大”的理想,仍会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美丽的“乌托邦”:勇者无畏、行侠仗义;光明磊落,情忠义长;以梦为马、家国为上……

新闻细读: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迎92岁生日 明星大腕齐贺寿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千龙网。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陈怀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