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参小”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

2016-03-08 20:1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4年,在政府的统筹促进下,北京开始实施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的工作,为传统的中小学教育注入了新元素,也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再次发光发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高校教育属于教育之路上的高级阶段,其教育方式的呈现以及教育内容的架构与此前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别,但同样也有着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共享时代的到来,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国的教育是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过程,不同的教育阶段很少关注其他教育阶段的情况,这也使得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缺乏整体观念,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北京市于2014年统筹推进的“高参小”项目以其精准的教育产业定位,打破了高校教育只停留在高校围墙内的局面,使高校教育资源得以走出高校,服务更多的社会群体。

高校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教师,高校教师走进中小学,不仅给中小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教学体验,同时也是不同教育阶段的相互认知。

具体来看,高校老师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可以更多的了解自己原本高校学生们的“前世今生”,很多高校学生的历史遗留毛病也许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就能找到答案。这是始终驻留在高校围墙内的教师很难得到的。

由此观之,“高参小”在再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是在不断的为高等教育吸取营养,更盘活了首都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这盘大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政府部门的宏观引导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走出原有的教育壁垒,不断拓宽思想,积极参与中小学的教育事业,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教育资源,去更多的“助力”他人,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机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再一次送出自己的光和热。

责任编辑:向浩(QU0015)  作者:黄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