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过一篇报道,某农民养鸡有一手,成为养鸡大户后,不时“闪亮”登场。市里要去看现场,县里让他作介绍,乡里给他戴红花,村里推他当老板,真是“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电视里有影”,此人俨然成了家喻户晓的“大红人”,成了在各级领导那挂了号的人才。过了些年,因其经营不善,加之流动资金不足,导致该农户的养鸡业出现了严重亏损。人才不再是人才,人们的看法也随着变了,“一朵花”变成了“豆腐渣”。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困难群众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对待人才,也应该注意这点,既要锦上添花,更应雪中送炭。在这个养鸡大户初遇困境的时候,有关部门如果能够积极联系企业管理方面、融资借贷方面的专家,协调解决管理弊病,缓解资金难题,人才还依然是人才,或许能发展的更好。
我们见惯了一个人成为名家、名人或有所成就后,很多部门都把他列为自己管口的先进典型,从不同的角度宣传、报道,各种奖励、荣誉称号、领导慰问也随之而来,这些锦上添花的做法有好处,一是会起到正面宣传的作用,树立榜样,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对人才本身来说,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关注,对他是一种肯定,会更加激发他的干劲儿和热情,促使他事做得更大更好。但是我觉得从人才需求的角度、从事业发展的角度,人才工作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这些人才们,有的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有的是做大事、做成事的企业家,有的是某个地区的致富带头人,还有的是怀揣理想掌握技能准备施展抱负的创业者。他们表面上看着自信满满,事业有成,但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的,常常有这样那样急需解决的困难或问题。有初创企业或企业转型需要资金的,有在科研或技术层面需要突破的,有需要政府协调帮助解决问题的,还有寻求政治待遇的。所以人才工作还需要注重研究解决人才面临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带有普惠性质的“雪中送炭”。帮助人才更好地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大价值。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创业人才来说,创业初期会遇到企业管理、政策理解、生活居住成本高等一系列现实困难,能否在支持人才创业上多出实招,对有潜力的青年创业人才进行租房补贴?
对于区域发展中出现的新兴产业、重要领域敢不敢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参考市场标准实施特殊薪酬,高薪聘请优秀人才?能不能赋予优秀人才多一些权力,助他干成事?
能不能真正提高优秀人才的社会政治地位,想方设法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进行人才资助时,能否对征集方向、资助方式等内容做深入研究,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花在刀刃上,扶持那些真正需要扶持的有发展潜力、带动力大、影响力强的人才和项目,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在给人才培训时,能否结合地区发展重点和培训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让他们切实能够从中学到东西,受到启发,提升自己?
你给的未必是他特别需要的,他特别需要的你能给他吗?人才评价好才是好的人才工作。人才工作者需要好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