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说轻不轻说重不重的节日,每年都有,但不是每次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学生时代的我们,自顾自地过起了女生节,校园里的条幅挂起又撤下,却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年轻的我们,拒绝承认自己是妇女,因为这个词语被赋予了太多我们不想接受的事物。
商家是最有经济头脑的,眼花缭乱的促销给这个节日平添了几分热闹。
从妇女到女生、女神、女王,从省吃俭用到为自己消费,女性的地位确实在一步步地提高,然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经过时间的演化,三八妇女节的内容各有侧重和不同,然而它为了让女性变得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的初心是没有改变的。称呼的改变、物质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地位的提升。但是,女性要想在社会上真正享受平等、公正的待遇,最紧要的是不断提升自我。比如,在提倡全民阅读的当下,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阅读更多的女性作家的优秀作品。既可以体会“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女儿柔肠,也可以感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万丈。
社会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发挥着自己独有的魅力,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这一现象,女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然而,在社会这个广大的舞台上,女性的“存在感”始终没有男性那么强烈。
毕业了,开始找工作,才真正意义上体会到“隐性”的不平等问题。由于生理上的差别,同等条件下,男性求职者的成功率总会高于女性求职者,现实造就了多少的无可奈何。我们不断呼吁男女平等,然而现实中的这种不平等不是条幅和呼吁就能够解决的。呼吁和条幅的出现是一种进步,然而真正进入社会的我们更加期望像安徽“痛经假”那样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措施。
时间不断推移,社会不断进步,但作为女性,不断认识自己、充实自己、发现自己、释放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的初心始终是需要坚持的。也期待整个社会意识到男女平等才为“好”的道理。坚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香山评论专职评论员 李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