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也是作风“透视窗”

2016-03-05 09:41 中国吉林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两会地方谈:两会也是作风“透视窗”

“两会时间”进入第二日。3月4日上午11时,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举行,新闻发言人傅莹介绍了会议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傅莹在会上表示,人民的期待就是人民代表的期待,应该说代表们到会议上带来的想法和社会的感觉应该是一致的。

两会年年有,今年却不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语境下,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和关心究竟会用什么样的方案措施投入实现稳定增长,两会就是一个很好的“瞭望台”。更何况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今年的两会也已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承载着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倒计时”的现实重任。

两会能否发挥作用,代表委员是关键。毕竟承载着人民的寄托和期望,代表委员们能不能履行好职责,有没有能力参政议政,这都是关系民生改善的现实问题。事实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着力强化作风建设,代表委员们为民务实作风也已有了长足进展。就以2016年两会的吉林代表委员而言,其就没有辜负民众期望,提案接地气、近民生,散发出浓浓的民生味道。

作为女代表,王玉芝就带来了关于秸秆利用、司法体制改革、中医药产业、地下管廊建设等4份建议。“这几年,我更多关注的是民生问题。今年,我想要提交一份关于防止儿童拐卖的建议。”郭乃硕代表也说道。全国政协委员于兵每次参会都会提出关于保障听障人权益的建议,今年他把视线的焦点定位在了听障人驾车这个话题上。一份份民生提案,就是一个个大写民字。

这只是代表委员提案建议的一个缩影,在其忙碌中一份份关乎国计民生的议案和建议已经不断完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透过这一缩影,我们能够看到,民生改善已经贯穿吉林各项工作始终。2015年,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情况下吉林用于民生支出就高达2583亿元,承诺的就业创业、养老服务、基础教育等十六个方面47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当然,民生工作既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换句话说,就是民生改善永远处在进行时,永远没有休止符。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吉林就提出今年将下大力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确定实施十六个方面48项民生实事,确保民生链正常运转,让长白民众充满了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明确指出,“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透过两会会风,以及代表委员们忙碌的身影,我们足以感受到作风建设的成效。当然,民生改善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作风建设仍在进行时,“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但我们相信只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就必能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推动民生改善。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