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学生“领导力”不是靠说出来的

2016-02-26 15:2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我的最大特点在于“领导力”;在学校、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凸显本人的“领导力”……猴年首场应届生专场招聘会昨天在人才市场举行,智联招聘等多家企业向记者透露,新年招聘活动,他们看到简历中出现最多、最滥的词是“领导力”。看过简历,给人一种如今上海的大学生不久都将成为某个企业、某地区甚至全球跨国企业的领导者感觉。(2月26日 《新闻晨报》)

求职季与这个春天同时到来。各大人才市场又开始人潮涌动。毕业生使出各种“杀手锏”博取用人单位注意,并谋求理想职位。这当然离不开简历这块“敲门砖”。然而,9份简历6份现“领导力”,却着实让人感觉毕业生即是带领过“士兵”身经百战的“将军”领导一样。不光用人企业看得出门道,也是对毕业生的一次诚信和求职考验。反过来,其实也是对用人单位的一次善意提醒,既然毕业生不可能“生而当‘领导’”,又何必苛求毕业生有“领导力”呢?

毕业生刻意在简历中突出“领导力”,当然会引起用人单位的重点关注。但是,恰恰就是这个关键词,也引来用人单位的疑问,但凡经过用人单位追问,这些所谓的“领导力毕业生”就现了原形。真的,永远假不了,假的,也永远不能变成真的。

与滥用“领导力”相似,近几年,毕业生为突出自己的能力和工作经验,不惜在简历上做假。罗列出在各大企业、或者在院校担任过某些职务,有的纯粹靠虚构,有的只当过学生会副主席,擅自提级到“学生会主席”。殊不知,这些虚构的职务,表面上光鲜,却加剧了人才竞争的不可信性,给其他守信求职者带来了阻碍。有的即便是一时获得了录用,但经过试用,最终还是会被用人单位“炒鱿鱼”。

不管是“领导力”的过度滥用,还是“有战略眼光”、“创新精神”、“丰富经验”等词的赶时髦出现,都是毕业生只求表面光鲜不求实质过硬的一种浮躁表现。用人市场是最讲求实用实际的,毕业生的这种“供给”思维,真的到了应该“改革”的时候了。

这就需要毕业生注重从平时对自身素养的积累。不能临时抱佛脚,靠说“领导力”给自己身上“贴金”。除了要夯实知识外,还要有针对性的多参加校园活动,多参与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如此,才能把自己锻造成真正的“金子”,而不是镀了金的“废铁”。与此同时,这也给一些院校提了一个醒。对于学生的求职简历,应当给予指导,甚至是把关,这样才能提高毕业生求职成功率,对于提升学校学生就业率也会是一个利好。

用人市场是双方的供需市场。在“领导力”于学生简历中泛滥的当下,对于一些用人单位也应该是一次善意提醒。有的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过于苛刻,必须有几年工作经验,必须有“领导力”“有战略眼光”。这种苛求,也加剧了学生造假成风。企业追求利益,降低成本是其本能,但“只吃现成的”,这种自身利益最大化,未免也是一条歧路。

简历中“领导力”的来袭,对于求职者、招录者来说,都是一次不大不小的考验。而做最有素质的求职者,做最真实的就业者,无疑是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刮目相看的不二法门。简历清新、朴实不代表没有分量,反倒可以突显自己的“金刚钻”,这一点尤其应该牢记。

新闻细读:“领导力”成应届生求职简历最滥词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