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有网友爆料称,河南洛阳市政建设集团东环路跨洛河大桥开工现场出现祭祀仪式,引发网友热议。昨天下午,河南洛阳市政建设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该祭祀活动为施工队的私自行为,他们也觉得这样做不合适,并已经对施工队的负责人进行了批评。(2月25日《北京青年报》)
世界很大,乐子很多,这大桥开工现场的祭祀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不信,请看满脸郑重的风水大师背后不远处几位民工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一切的奥秘就全都在这细微处的“呵呵一笑”中。那么,咱作为隔着的观众,能否多一点轻松愉快的“审美”视角呢?
带着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是主流文化、现代文化应有的自信力,对于一切可能的非主流文化表达,哪怕是带着严重的“怪力乱神”之嫌疑的,比如这不伦不类、喜感十足的祭祀活动,咱也不必非要将其贴上“封建迷信”或“愚昧无知”等传统标签,靠外力使其在形式上抬不起头来。
文化消费场域中,只要还有现代文明和科学意识照不到的地方,只要还存在着生存选择、生计出口和文化背景的参差不齐,就不可能要求一种文化表达的“一统天下”。因为,最终消费者会逐渐在亲力亲为中感受到文化样态本身的含金量,从而逐渐做出是否持续“购买”和捧场的选择。
这位自称“自学成才”的“易经风水大师”小范围走红和混得“风生水起”,终究还是因为民间传统的口耳相传的神奇威力,“拥趸”们的现实存在自然也可视为文化生态多元、多棱的一个侧面。只要这位“大师”真的如其所说,在事关民生项目的大型工程中都是免费“演出”,为施工平安添点“喜气”,最多不过是碰到饭点吃顿饭,倒也没什么的。
只是作为一桩不需避讳的生意,这位大师的多个头衔都涉嫌“过期”,因而多多少少会引发“招摇撞骗”的嫌疑,还是很值得注意的。名片上的、书上印的、口中说的,未必都是真的,若是初次接触这类“大师”,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还是要多加小心;至于这位大师在家宅祈福和定坟气数等活动中的收费行为,到底如何管理,是否该引起相关部门注意,还真是个得严肃点的议题。
同样需要严肃对待的是,如前所述,类似有人觉得喜感十足、有人认为图个吉利的“祭祀”活动,若是社会民间自选动作,还可平和视之,但不止一次发生在政府工程的施工现场,而且凑巧的大都是“由洛阳市政建设集团打造”,的确是有些扎眼。这是不是某些公务机构、声名赫赫的国有建设单位在有意营造、引领某种“亚文化”的流行趋势?或者其负责人本身就是个此类“风水学”的拥趸?
成天整这“虚”的,工程质量尤其是随机的监理、监管工作实绩几何,其不良影响自然会被无限联想。即便相关行为系施工队“私自”所为,在事关民众安全和切身利益的大型政府工程中,文化表达如何更郑重、清新和健康,工程施工如何更安全、稳妥、靠谱,还真需要着力反思、研究和跟进。尤其是那些在“大师”身后“呵呵笑”的民工得多个心眼,工资能按月足额及时发放吗?古迷怪样的风水大师能动用“法力”确保他身后的民工兄弟们劳有所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