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师者”,这是河北省遵化市第二中学化学教师陈文艳的微博名。过去的5年间,陈文艳先后经历了举报学校问题、被拘留、被判刑和改判无罪。记者见到陈文艳时,距她重返讲台已经整整5个月了。陈文艳说,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确实很难,但以后如果再遇到教育腐败,她还会继续举报。(2月19日京华时报)
五年辗转,被打伤,牢狱之灾,就是因为陈老师坚定师者良知,死磕其所在学校“教育腐败”所致。社会是公平的,法律是公正的,不仅陈老师举报学校中考体育成绩作弊、教育乱收费、教师职称评定作假等问题得到严肃查处,而且陈老师所谓“敲诈勒索罪”在查明事实真相后,终审改判无罪。如果各行业多有几个像陈老师一样的“倔强的师者”,那么必能让各类腐败无所遁形,我们社会也会因而温煦和明亮许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不仅在常人眼里是一方“净土”,而且教师在人们看来更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如果学校成为腐败集结地,那么源头活水就遭到了污染,腐蚀的将是我们社会未来者幼小而纯洁的心灵,其结果必然十分堪忧。因此,让学校充满正气和阳光,既关系教育质量、育人环境,关联到各项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优劣,更关系教育公平、社会正气,关联到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前途命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背后是民族”,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对社会、个人而言,都反映出对教育的重视。近年来教育改革与教育反腐同步推进,揪出了一些“高考移民”、“违规加分”、“评职造假”等教育界腐败分子,尽管只是极少数,也令人担忧。就在民众对师者良知强烈呼唤时,陈老师重返三尺讲台,“遇教育腐败将继续举报”的铿镪话语,让我们见证了师者良知的坚守,看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腐败这个毒瘤坚决清除的信念和决心。
应当看到,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期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他们对这个社会的认识、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唯有高擎师者良知,让更多不计个人得失,敢于“继续举报”教育腐败,真正怀有教育兴国职业理想的老师站在讲台上,才会筑牢教育根基。否则,任由黑手侵蚀教育事业,必然降低教育质量,使社会文明发展遭到难以估量损害。
客观来说,杜绝教育腐败仅靠师者坚守良知的“继续举报”远远不够,需要从制度层面加强监管。笔者以为,一则应不断完善教育反腐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加责任制,加大工作透明度。二则应建立健全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实现教育管评办分离,加强权力制约。三则应规范构建新的教育管理秩序,以制度促进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唯此,老师们就能安心热衷于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新闻细读:陈文艳:遇教育腐败将继续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