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后的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主持召开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四十二次会议时强调,要聚焦建设人才强国目标,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至关重要。要确保人才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大程度发挥人才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首要的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即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搞活、用好社会各类人才资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形成鼓励、支持和激发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二是要从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大力引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类人才为此贡献了巨大力量,然而还应看到技术型人才、紧缺人才依然处于一种稀缺状态,特别是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精准扶贫等重大战略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冲刺阶段,需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事业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经验,引进、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特別是发展短板方面的紧缺人才,使各方面事业实现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三是要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鼓励人才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等最需要的地方流动。时代大潮的洗礼让中国大地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基层、农村、艰苦边远地区的发展问题成为突出的短板。要让这些地区实现“旧貌换新颜”,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要让人才在这些地区留得住、干得好,则是上至国家下至地区需要共同努力的课题。例如实行更加优惠的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更加合理的人才流动倾斜政策,更加灵活的柔性人才引进政策等,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互激荡,进一步释放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基层、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发展的澎湃力量。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快速发展、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全国上下正凝心聚力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大步迈进。伟大的时代是孕育英才的沃土,伟大的目标需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去实现。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新春,我们开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征程;在建设人才强国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必将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开创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