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地方谈】改革不停滞,三年织密民生“保障网”

2016-02-17 15:2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今天,虽说农历春节黄金周已经过完了,但是,对于江西的民众而言,永远也不会忘记今年2月1日至3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乡村、企业、学校、社区、纪念场馆展开调研,亲切看望广大干部群众并向大家送出新春祝福的场景,无论是对百姓的嘘寒问暖,还是座谈时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可以说,短短两三天的行程,总书记再次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新一届党中央浓厚的民生情怀。

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还得追溯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这三年多的执政期间,无论是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改善民生、服务百姓的惠民举措,还是从人民群众的切身体会来看,三年多的民生改革成就是辉煌而富有成效的,正如有媒体高度评价的那样,党中央通过不懈努力,向13亿人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也让每一个中国人有了更多的福祉和获得感。

纵观这三年多国内民生建设的不俗成绩,有着几个显著的特征。首先,是覆盖面广,除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外,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民生改革的触角伸向更宽领域,比如:脱贫攻坚、城乡养老、社会救助、户籍制度、环境建设等,并且更加注重基础性工作,为民众全面织就坚实的保障网。

其次,是坚持五位一体,以往的民生改善,往往突出的是老百姓要吃得饱、穿得暖,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发展思路后,民生建设也融会贯通了这一观念,把发展的目光更多的聚焦到了让人民群众活出高质量、精气神上,着力推进文化繁荣,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让百姓享受到全景式变革带来的发展红利。

第三,是目标、时点、手段的“三个精准”,民生领域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党中央的改革良方实实在在用在民生事业上,绝非易事。三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中央深改组会议,研究讨论老百姓意见大、反响强烈的民生“顽疾”问题,适时制定出台了诸多重大决策,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有力回应了老百姓的利益诉求,给千万家庭带去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最后,是真金白银、真抓实干,新一届党中央对于民生事业的重视和关注有目共睹,无论是从财政投入,还是贯彻落实层面,都是不含糊的。过去三年多,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全国财政支出中民生领域的比重不降反增,一笔笔的真金白银都拨向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作。在实施方面,更是强化了以民为本的政绩考核力度,正如网民们那句“干部好不好,百姓最有感”一样,民生成果已经成为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标杆。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