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提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作为机关干部,作为普通党员,都可以说是一名打铁匠,打牢的是国家和党的事业的铮铮铁骨,铸造的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伟大征程,那么打铁匠,如何做到自身硬,成为一名禁得起历史检验、人民检验、实践检验的打铁人,做禁得起打磨的打铁匠,我想要先做到这四个“必须”才行。
必须有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有人说,战争时代的爱国,可以是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战,可以是捍卫国家的激荡情怀,而如今,处于和平年代,有的也是一颗无处安放的爱国心了。其实不然,爱国应该是融入生活、融入工作、融入家庭的一种立场、一份力量。作为一名党和国家事业的打铁匠,更要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充分发扬调研研究的实际作用等等。
必须有一份创新的拼搏之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期,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一味地用过去的思路和方法开展工作,已经是不合时宜的了。我们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思考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这才真正符合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的要求。
必须有一个包容的博大胸怀。世间事物纷繁杂乱,人的个性不同、性情不同,事的轻重不同、缓急不同,不仅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要有一颗包容心。包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包容他人的不足,包容异己的意见等等,这考验的是我们的胸怀。但作为服务群众的工作者,还有更严峻的挑战和更艰巨的任务,就是在包容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寻求真理。
必须有一份厚德的仁人之心。这里所说的厚德,是我们对自身的厚德,对他人的厚德,特别是对事业的厚德。何为厚德,体现在工作上,就是一份责任心、一份公德心。你所做的工作和事业,能不能让你的精神感到安逸?没有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没有坚守造福人民的决心,有时候工作松一松,有时候要求降一降,那就是失去了对人民的厚德之心。
能不能正确判断形势,能不能有效化解矛盾,能不能顺利推进工作,是考验打铁人的重要标准,但关键还在于打铁人的自身建设上。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牢固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禁得起打磨的打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