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终岁尾,一些医院的心理诊室出现了不少年轻人的面孔。不如同学混得好、年终评优没评上、春节放假的“人情债”,让他们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烦恼、兴趣减退等状况,有的医学工作者把这些称为“年关焦虑症”。长春市心理医院心理二疗区主任燕利娟给这些人开出了“处方”。(2月3日《新文化报》)
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每个人都应该开开心心过大年才是,不想却有这么多人被“年关焦虑症”所困。任何事物都是有利亦有弊,正是因为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重要,他们才更为注重春节期间自己的表现,从而容易让自己变得紧张。
“年关焦虑症”的成因很复杂,有的人是与他人攀比所致,在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收入多少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平时人们各自为生活奔波,过年时,亲友们又聚到了一起,就容易相互攀比,看谁开了什么好车回家,谁家孩子多大了还没找对象,谁又在外面发了大财……不知不觉,春节,就变成了相互攀比、比阔的时候。同学聚会、朋友聚会、亲戚聚会,那些挣到钱的人说话声音都更大,一些觉得自己没有“混好”的人,甚至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焦虑情绪无限蔓延,甚至出现抑郁、恐惧等状况,严重者,如报道中的男子,1个月瘦了10多斤,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已然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对于“年关焦虑症”,人们会想到社会风气下滑,会认为应该改变这种不良风气。但有些时候,人们也应该自己好好反省,如“年关焦虑症”,在很多时候还是自己在作茧自缚,受到“年关焦虑症”困扰的人,应该驱散心魔。很多人的幸福感来源于与他人,尤其是与亲朋好友的比较中,而比较的多是物质条件;一个人幸福与否,自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物质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可能很有钱,但他并不见得就很幸福。
曾有一个广为传播的西方故事:一个富翁看见一个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就对他说:“你怎么不出海去打鱼?”渔夫反问道:“你告诉我,出海打鱼为的是什么?”富翁说:“为了挣钱,成为富翁啊!”渔夫再问:“成了富翁干什么?”富翁说:“那时,就不用干活,可以到沙滩上晒太阳啊!” 渔夫听后笑着说:“我现在不就在沙滩上晒太阳吗?”在追求发展和效率的社会,这样的故事显得有些消极,但人生幸福与成功,并不是用拥有多少金钱与得到多么重要的地位来衡量,人不可舍本逐末。
“年关焦虑症”实则是人们不能正确对待人生,最后把自己推入困境;应放下我执,端正“三观”,享受春节,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新闻细读>>>得知同学当老板 他瘦了1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