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应重视考卷“留言求分”的心理诉求

2016-01-22 15:5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日,在不少柳州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一张试卷的图片引起了大家的转发,一名学生在试卷上方写着:“老师给个80分吧,80分好过年。”转发者对这个孩子的行为忍俊不禁。(1月21日 《南国今报》)

QQ截图20160122155423

 图片来自《南国今报》

一个小学生在期末考卷上“留言”求分,既不符合考试规定,也不太可能真正求得分数,其行为其实一点儿也不会让人“忍俊不禁”。无论是家长、老师,只要是真心关注孩子的成长,看到这样的事都很难笑得出来。笔者也是一名一线教师,看到这则新闻,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应该重视小学生考卷“留言”求分的心理诉求。

学生会在考卷“留言”求分,有可能是调皮,但从其留言的“80分好过年”一句来看,显然不是特意调皮捣蛋。那么,这“留言”背后,就有着这样的“潜台词”:要是没有上80分,那这个年可能就会不大好过。为什么会不好过?也许没有达到分数要求,家长就会责骂或者减少压岁钱,甚至送起进各种补习班;老师可能就会多布置寒假作业而让整个寒假忙忙碌碌;亲戚朋友询问起考试成绩来就会尴尬异常……反正没有到达80分的标准,就会“不好过”。

由此看来,学生考卷“留言”求分的背后,实际上有着“唯分数论”的层层压力。而学生“留言”的背后,实际上有着迫切的纾解这种压力的心理诉求——如果不是特别在乎是否达到80分,又有哪个学生愿意冒着被老师批评、被阅卷老师认定为“做记号”的风险来“留言”呢?

说到这里,话题又不得不绕回到对“唯分数论”的老问题上。对“以分数论英雄”的口诛笔伐已经很久了,但今天的孩子依然对其“惧之惮之”,究竟是什么原因?如果依然又把矛头指向教育体制,这显然对解决问题没有实质性帮助,或者说,当下没有任何意义。

当我们知道21世纪的小孩依然在被分数“折磨”的时候,最应该做的,或许是从家庭、社会、学校各个层面来改观孩子对分数的认识:考试分数不是人生的“唯一”,但考试分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个人某个方面的水平或能力,将分数当成一个检测的结果来指导下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行为,而不是作为大人惩罚孩子或者孩子惩罚自己的依据,这样才符合考试的初衷。

一个小学生在考卷上“留言”求分引起如此多网友的关注,或许,这正是很多人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的外显。既然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此重要,那么,每一个真正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人都来重视学生考卷上“留言”背后的心理诉求,让孩子以后少些如此天真而又无奈的举动,应该更有意义。

新闻细读:小学生考卷上留言求老师给80分 称80好过年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某中学教师 廖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