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传于网络的一封家书,“孩子,别怪爸爸‘不定期失踪’”,感动着无数网友。这封家书,是一个援青干部写给他的儿子的。翻开家书,这里有亲情流淌,有责任担当,还有奉献的无声绽放!
3年前,第二批援青干部182人从全国各地相聚青海湖畔、昆仑山下。他们克服了重重的工作和生活困难,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变化。来自上海的刘卫东便是其中的一员。由于工作原因,他偶尔才能回一次家。
这封家书,寄托的便是刘卫东对妻儿的爱和思念,内疚与自责。
“孩子,你出生是早产,身体单薄。两年多来,爸爸很少陪你。我在果洛也很担心,却顾不上你,觉得对不住你和妈妈……”在亲人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却不能马上回到他们身边,这种感受,大家都能体会。
这封家书,折显刘卫东对青海果洛这片土地的留恋与不舍。
雷锋同志说过,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些援青干部坚守缺衣少粮、缺水少电的果洛,就是为了改变当地现状,让这里的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爱是自然流溢出来的奉献”,平凡的人,平凡的家书,折射出不平凡的爱。为了大家舍小家,这种奉献,最珍贵;这种爱,大无边!(千龙暖评专职评论员 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