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8000亿投资为国家“十三五”开局助力

2016-01-20 08:5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在全路工作会议上表示,2016年,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力度将会加大,全国铁路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客运量同比增长10%,货运量同比增长2%。并且,2016年中铁总公司将推动“走出去”取得的新突破,增强中国铁路国际竞争力。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自去年以来,受国际形势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开始放缓,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刘树成所分析,“2016年所面临的宏观经济波动态势一个显著特点是我国经济增速在2007年达到14.2%的高峰之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2010年经济增速略有上升,达到10.4%,但总的看,到2015年,已连续8年处于下行调整之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面临挑战,新常态下的铁路发展同样面临着考验。铁路作为大众化运输工具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息息相关,在我国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铁路运输与水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目前,我国内地的大宗货物和长途货物的运输,主要依靠铁路来承担。据统计,铁路每年完成的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铁路有力地发挥着大动脉的作用。

铁路建设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意义,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铁路发展的投资,加快各项铁路建设。正如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在全路工作会议上所讲,“‘十二五’期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8万亿元、新线投产3.05万公里,较“十一五”期间分别增长47.3%、109%,是历史上投资完成和投产新线最多的五年。到‘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要发展,铁路当先行。我国幅员辽阔,内陆广深、人口众多,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以及工业重镇布局的不平衡,这也决定了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脱颖而出。从建设方面来看,铁路建设投资的增加不仅促进了钢铁、水泥等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而且带动了这些产业部门及铁路建设行业就业水平的提高。此外,加大铁路建设投资在改善投资环境、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加大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国内产业市场、促进旅游消费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而如今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特别是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更是将诸如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区域联为一体,大大带动了城市圈的崛起和发展,形成了经济枢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当前,一年一度的“春运”又至,热抢的火车票又一次证明了当前“一票难求”的问题仍亟待解决,也再一次反映出我国铁路运力的不足和铁路建设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上的滞后。

新形势、新开局,我们相信铁路部门一定会乘着“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的东风,大力推进铁路基础建设,推进自身改革,更好地服务于百姓出行,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呼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