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晚间,百度贴吧“血友病吧”原吧主之一“蚂蚁菜”在知乎网站发帖求助称,原“血友病吧”的吧务均被百度删封。曾经被打压的医药骗子,又开始活跃,揭露骗子的帖子被批量删除。而新的吧主则在发帖中表示,自己受百度公司委托管理血友病吧,并组成了6名所在地均在西安的医疗专家顾问团队。
“血友病吧”的吧主风波,来自于一个不被人知的背景:2014年,成立十年的百度贴吧,首次提出商业化战略,开放企业贴吧平台。而所谓的“企业贴吧”,说白了就是为企业发布广告信息提供一个平台。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百度不可能只是当看客,而是要收取费用的。如此一来,类似病友们自发集聚的“血友病吧”“高血压吧”等病种吧,也就被百度引入了“专业机构+吧友”的模式来管理。百度虽然口头上声称“有了合作机构,不意味着百度不再监管贴吧”,否认卖吧的说法。但是从不难预料的效果来看,由于其引入的“专业机构”几乎都是假医假药泛滥成灾的民间医疗机构,头顶着“专业人士”头衔的吧主,也就成了以推销医药为唯一目的叫卖人。而病友们想在这里寻求一点纯粹的交流和帮助,自然也会越来越奢侈。
谁也不难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曾经宣称“为兴趣而生”的百度贴吧,正在成为一个生意场。但是在我看来,由于百度贴吧与网友与生俱来的高度粘性,面对数亿人在使用贴吧的巨大网民群体,如果不利用一下这样的“眼球优势”,拿不出一点创收的途径,说起来也不能算是好事。但是具体到当下百度的创收模式,却让人觉得有些“灰色”之感。其推出的利用搜索引擎做竞价排名、谁给钱多就把谁排到搜索结果前面,已经使社会上的许多“李鬼”冲击了“李逵”,使消费者屡屡上当,现在又以“卖贴吧”的方式来创收,这些商业模式给人带来一种隐隐的感觉:百度这钱赚的不是很干净。
很明显,凡希望通过百度来扩大影响力的商家,很大一部分,都是消费者需要高度防范的。这样一来,百度如果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就很容易滑入与不良商家共同坑害消费者的道德洼地。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无论是类似百度这样的网企,还是政府监管者,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对于网企来说,在一个开放并强调全民创业的社会里,大大小小的合作者多如牛毛,真要对其商誉等信息详加审核,其难度、其工作量,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对于监管者来说,法规上的“原则话儿”与现实中的“具体事儿”,往往有着相当大的落差,监管对象们抛来的难题,很多时候别说依法处理,就连依法解释清楚,可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仅仅在“血友病吧”原吧主发帖救助一天之后的1月12日,百度又宣布,百度贴吧所有病种类吧全面停止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蚂蚁菜”也重新成为血友病吧的小吧主。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们自然应该为百度的纠错而欢欣。与此同时,也为百度贴吧如何开发新的商业模式而担忧。毕竟,我们每一个网民,几乎没人敢说自己没用过百度搜索,百度与网民的天然联系,也注定了人们对百度成长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