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0多万退休人员不需缴纳医保费就可以享受医保待遇的日子还有多久?从2015年11月初中央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到上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求是》杂志上的文章都明确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制定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一接近决策层的专家表示,现在政府释放这一信息主要是在寻求社会共识,“十三五”规划建议也只是提出要研究而已,从启动研究到真正政策出台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1月4日《第一财经日报》)
医保基金必须量入而出,假如长期入不敷出且呈渐进式加剧,终有一天基金将难以为继。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保报销水平和报销范围提高等因素影响,医保基金必将更加吃紧,必须事先想好应对之策。就退休人员而言,他们不仅不缴费,而且看病花费反而更多,探索让他们继续缴纳医保费用,既属无奈之举,也有合理之处。
但必须看到,让退休人员缴医保,势必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属于减损社会福利之举,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退休人员待遇相违背。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应使用这一方法来筹资。就当前而言,医保基金筹资还有其它许多办法可想。
首先,应提高统筹层级,破解地区性资金短缺难题。截至2013年,我国已有225个统筹地区的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城镇职工统筹地区的32%。但这也说明尚有68%的统筹单位没有亏损,甚至可能有赢余。医保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将眼光抬高到省级甚至全国,问题可能并不严重,比如2012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结余7644亿元,反而被认为“钱多得花不出去”。基金亏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由统计层级太低导致,如果将不同地区的医保基金盘活,在更高层次进行统筹,则可缓解区域性医保基金压力。
其次,应先评估延迟退休对医保基金所产生的效果。延迟退休能缓解养老金压力,同样可缓解医保基金压力,因为延迟退休实际上起到了延迟收缴医保费用的作用。因此,在延迟退休变成现实之前,讨论退休人员缴纳医保费用话题为时尚早。
此外,应先加强基金监管,堵塞基金流失漏洞。当前医保基金套保、骗保现象突出,药品费用畸高、过度诊疗、药店售卖日用品等现象也较普遍。医保基金要开源,但更要节流,而节流比开源更重要、更紧迫,不先把这些漏洞堵好,增加的资金也会大量流失。
当然,缓解医保基金压力的办法还不止这些,比如增加财政投入、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等举措,都将产生一定的作用。也许通过这些办法就能化解缓解医保基金短缺难题,没必要走到减损退休福利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