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医院“竞价排名” 到底谁“病”了

2016-01-04 15:3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42958369445137612

北京工作的林南打开百度搜索“北京男科医院哪家好”,排名靠前的是北京长虹、同济、曙光和建国等几家医院,点开链接,网络医生不断发出的对话邀约,令他难辨真假。林南不知道,这些“莆田系”专科医院靠前的排名,都是通过向百度、360、搜狗等竞价得来。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北京英才集团旗下的多家医院平均从每名患者身上“开发”6000元诊疗费中,一半花在“竞价排名”上。靠前的排名也为医院带来可观的流量。以北京某男科医院为例,竞价带来的“患者”占医院年到诊量的30%-40%,而一家医院每年的推广费用达到8000万元。(1月4日《新京报》)

应该说,近些年不少医院尤其是诸如“莆田系”等一些民营医院依靠网络“竞价排名”提高人气搞创收的新闻,早就闹得纷纷扬扬,让人有些审丑疲劳。但是,当这些医院疯狂“竞价排名”的花费,竟然达到年诊疗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时,显然是一种严重的畸形和病态医疗营销,仍不免让人有些心惊和担忧。那么,医院疯狂“竞价排名”,到底谁“生病”了呢?

毫无疑问,首先是相关医院“病了”。有关医院特别是民营医院疯狂进行“竞价排名”,最重要的目的是提升医院知名度和吸引病人。但众所周知的是,医疗资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和服务,其名气和吸引力从根本上讲是由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态度、价格等决定的。而这,显然是靠疯狂的“竞价排名”无法有效实现的,甚至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因为医疗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医院资金的投入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吸引有名望的名医来坐诊服务实现的。而大把撒钱疯狂“竞价排名”是对这一改变所需资金投入的反向抽取。而且“竞价排名”并不能真的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综合实力,即使有,也是杀鸡取卵的暂时效应。所以说,相关医院疯狂“竞价排名”,病根在畸形的医疗资源宣传和医疗实力提升的不正确途径选择、思维和行动方式上。

其次,是监管“生病”了。所谓医院“竞价排名”,实际就是掏钱买的名次,出的钱多,排名就靠前,反之亦然。很显然,所谓的通过“竞价排名”得到的名医名院,很大程度上就是彻头彻尾的忽悠人、蒙人的骗局,本质上很可能就是违法违规的。但可惜的是,很长时间以来,这种“竞价排名”在相关的网站上却搞得红红火火,一浪高过一浪,而背后却鲜有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有力有效的监管。监管缺失或不力,正是医院尤其是一些民营医院疯狂“竞价排名”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次,是医疗资源信息的畅通渠道“病了”。医院“竞价排名”纯粹是忽悠人的,根本不可靠,但之所以还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循着“竞价排名”获得的医院来看病(竞价带来的“患者”占医院年到诊量的30%-40%),除了病人和家属等对一些网络排名的名医院盲目信任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真正的名医名院的医疗资源较为稀缺。一些民营医院靠“竞价排名”忽悠,自然能吸引患者前去就诊。

最后,是公办医疗资源、价格“病了”。患者之所以愿意到通过“竞价排名”的名医名院就诊治病,除了上述原因,相关“竞价排名”医院忽悠的诊治和药品优惠、免费等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与此对应的则是正规医疗资源的价格畸高。某种意义上,“看病难”尤其是“看病贵”,给网络“竞价排名”医院提供了机会。

杜绝不健康的医院疯狂“竞价排名”,除了加强宣传,让患者正确客观看待医院“竞价排名”、理性就医外,相关部门更要加强对医院网络“竞价排名”的监管,防止一些医院在网上虚假宣传。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大名医名院资源建设,并做好社会宣传工作,让更多的患者有机会了解和公平享受。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余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