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假新闻”或是伪命题

2015-12-30 09:4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不久前,一篇题为《70岁老人和20岁少女在春运火车上的谈话,当少女弯下腰后所有人都被震撼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号称“感动了13亿人”。然而,近日,有媒体却报道称,这篇感动13亿人的正能量新闻竟是假新闻! (12月29日 人民网)

这个所谓的“新闻”是这样的:在一辆春运火车上,一位看起来不到20岁的瘦弱少女买到了坐票,但当她看到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时,她选择自己站着也不提醒老人起身。后来,她弯下腰拿出自己的拐杖,车上乘客都被惊呆了。文末,作者甩出几段鸡汤,并附上少女的照片,遭网友疯狂转发。

这是假新闻,因为这个“感动13亿人”的外地少女自称,从未来过大陆。一会为这个“最感人的事”兴奋并大肆传播,一会又最先跳出来宣称“13亿人都被骗了”。然在笔者看来,“鸡汤假新闻”本来就是伪命题。这个故事的确感人,很多人从中得到了情感慰藉,但“感动”了未必等于“相信了”,而且接触这个故事的语境各不相同,相信很多人就当听了个故事,并未把它当成“真实存在的新闻”。

有人借此事宣示自身的“观察力”,得出大多人“不会观察人云亦云”的结论。然而试问,不管是后来被证明为子虚乌有的“哈佛校训”,还是“牛顿被苹果砸是假的事实”,证伪后对普通老百姓意味着什么?有多少附加值?与其说是鸡汤,毋宁说是部分人观察世界的特有视角吧?

社会舆论的精英不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认为13亿人都相信某个鸡汤故事而真相未必如此,你宣称13亿人被骗更有可能错的离谱,因为当初很多人可能只是当故事听,只是觉得其中有一定道理或启迪,而未必当它的全貌就是真实新闻。至于说“公众特别是底层社会喜欢心灵鸡汤”,根本就是某些舆论精英的意淫,其中更多是傲气和不接地气。

享誉全球的《人类简史》作者郝拉利说,人类文明就是智人想像建构的秩序,你可以说事情是虚构的,但道理却可能是真实的。所谓高明人士一会传播一个故事,然后宣称“只能喝心灵鸡汤的愚笨公众竟然信了假新闻”,你心中的新闻或许公众只当“有味道有情怀的故事”听听,谁关心故事中的女主角是哪里人或是否真的存在?假新闻或只是伪命题。

责任编辑:向浩(QU0015)  作者:何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