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德行”考核路在何方?

2015-12-29 09:1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都是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确立起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点之一就是重视道德修养,尤其是官员的道德修养。中央也一再强调,官员选任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重才更重德,已然形成共识。但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在政治品性、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及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着道德败坏现象;其原因既有社会伦理大环境的外在影响,也有领导干部自身道德认知与道德意志的内在始因。在干部的考核及任用问题上,组织部门必须理性地看待和考察领导干部的道德品性问题,加强和完善领导干部德行的考评机制。这就需要对于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及综合德行评价等主要问题有一个科学公正的客观认识,既要尽可能地扩大道德监督范围及其效应,更要以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审视与反思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从而真正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境界,净化社会的伦理道德环境。

首先,党员干部要注重加强自身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吾日三省吾身”。坚持自省、自查、自改,持续抓好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及“三严三实”要求,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其次,组织部门要加紧建立科学全面的道德监督和奖惩体系,据纪检部门的分析资料显示一些官员的堕落,往往是从家庭道德缺失开始的,很多官员贪污事发后,我们通过媒体才知道,但其道德上的劣迹甚至经济上的不清不楚,其实早就在群众中间广为传扬了。所以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再者,班子主要领导要定期不定期找干部本人和周边人员谈话,了解干部的个人爱好、兴趣情趣、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等情况,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延伸考察。同时,将领导干部的“德”的考察常态化,创新监督考核制度,这样才能真正敲响公务员德行修养的警钟。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