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八成问题网站在基层说明什么

2015-12-16 14:5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国务院办公厅今天公布《关于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发布我国首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结果。通报指出,截至2015年11月,各地区、各部门共开设政府网站84094个。经抽查,全国政府网站总体抽查合格率为90.8%,其中,省部级政府门户网站合格率为100%,市、县政府门户网站合格率超过95%,其他政府网站合格率达到80%以上。83%的问题网站集中在县级以下,少数基层网站问题严重。(1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从上述通报看,政府网站的总体情况是好的,越是级别高的越好,即便是所谓的“其他政府网站”的合格率也达到了80%以上,这是笔者没有想到的,说明经过近年的整治,对一些“僵尸网站”的曝光,包括“其他政府网站”在内的各级政府网站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报告也指出,“83%的问题网站集中在县级以下,少数基层网站问题严重”。也就是说,政府网站问题多存在于基层,尤其是“其他政府网站”。这个结果应该是实事求是、真实可信的。

据笔者了解和观察,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至少有两个:

其一,很多政府部门的网站是要求建立、被动建立的网站。政府部门建网站已经成了政府内部建设和信息公开的硬指标,简言之,政府及部门从横向还是纵向,都在要求建立各部门的网站。于是,政府及部门近些年来都相应建起了各自的网站。然而,有的基层政府部门本来管理职能就比较单一、业务量不大,因此网站上能够公开或更新的信息就比较有限,这就使得一些部门的网站很长时间没有信息公开、更新而成为“僵尸网站”。

其二,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网站建起来容易,管理起来却难度很大。“三分建,七分管”。相当多的部门网站是建起来了,却没有专门的、懂互网络技术的人员,而是由部门的一般公职人员代为管理。这些人只懂得信息的上传、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流程,技术层面的维护管理都不懂,妨碍了网站的更好运作和充分发挥作用,致使一些网站出现被黑客攻击等而得不到及时处理等问题。

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建立网站,从初衷看,是为了对外公开信息,减少信息获取成本,使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更有效地与人民群众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但如果网站不能正常运行,或成了“僵尸网站”,不仅达不到建立网站的目的,而且还会被老百姓质疑为“作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网站不仅重在建,更重在用,只有建、用结合,才能让政府网站更好地为政府工作服务,为社会服务。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易楚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