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15日公布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结果。全国共开设政府网站84094个,抽查合格率为90.8%。其中,省部级政府门户网站合格率为100%,市、县政府门户网站合格率超过95%,其他政府网站合格率达到80%以上。83%的问题网站集中在县级以下,少数基层网站问题严重。(1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截至今年11月,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共开设政府网站84094个,官方网站的绝对数量无疑是世界上最多的。当然这与中国人口基数大、网络用户数量多分不开。眼下正在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也彰显了中国用互联网思维拥抱世界的决心、信心和态度。因此,各地各部门运用互联网思维延伸政务活动范围和触角,也是题中之义、为民之举。
在84094家政府网站中,县市区及以下的政府和部门网站占绝大多数,83%的问题网站也集中在县级以下。根据“二八法则”可知,大部分需求集中在少数20%的网站——也就是地市州及以上的政府及部门网站。现实境况也的确如此,无论是官方网站、政府门户网站,还是媒体网站、商业网站,用户量、点击量都集中在少数20%的网站。
生活中,网友对县市区及以下的政府和部门官方网站需求较少,点击也少,有的网站甚至“办谁谁看、谁办谁看”。有些地方甚至连乡镇、办事处都办有网站,还有一些与普通民众联系较少的职能部门也办有网站。这些地方部门本就人手紧张身兼多职,加之政务信息少、社会需求量弱,所以更新慢、内容旧、无人管理,出现20空白栏目、7年未更新、甚至传播淫秽文字和图片也就不足为奇。
这些分散在乡镇办事处、社会事务少的职能部门中的网站,长期“僵尸”不动,既有服务意识不强的主观原因,也有社会事务少、人员紧张等客观原因。要想让这些网站不再“僵尸”,除了督促工作人员履职尽责外,也亟需用“集群化”理念对它们进行彻底激活。
一是加强综合网站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吸纳乡镇办事处、社会事务少的职能部门进入综合网站,统一管理,众星捧月,做大做强门户综合网站。
二是加强网站集群建设。对城市大、人口密集的县市区,允许乡镇办事处及部门建立网站,但是通过统一地址纳入网站集群进行管理,分类进入部门网站,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实效性。
实际上,目前重庆部门县区、湖北十堰等地就探索了网站集群模式,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些地方通过政府网站集群,解决了后台不安全、网站长期僵尸不动、黑客入侵事件频发等问题,确保政府网站前台展现权威、规范,后台运行安全、可靠。
激活基层僵尸网站,增强服务意识诚有必要,但转变办网理念和方式才是“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法宝和制胜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