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青年作曲家“听到自己的声音”

2015-12-14 10:59 光明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如何让青年作曲家“听到自己的声音”

近日,一场音乐会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国家大剧院将李萌能、胡晶莹等八位青年作曲家的管弦乐作品推上舞台,请来英国威尔士德拉摩根音乐节艺术总监约翰·迈特卡夫,法国国家广播电台评委、著名作曲家菲利普·舍勒,单簧管演奏家、指挥家保罗·梅耶及中国作曲界的领军人物担任评委,在音乐会后决选出第三届“青年作曲家计划”的优秀作品。

且不论谁能最终荣膺冠亚季军,仅能听到自己的作品在音乐会上被乐队完整地演奏出来,于大多数年轻作曲家而言,已是一件幸事。在流行乐坛,能拥有大批粉丝的是歌手;与之不同的是,在古典音乐领域,最能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却是作曲家。对一个国家古典音乐实力的判定,传世作曲家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衡量这些作曲家们是否成功的标志,往往是他的作品是否被后人演奏及演奏的频率。

然而,当下国内大多数年轻的作曲专业学生,都很难听到“自己的声音”。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其钢曾多次公开表示,任何一门技艺都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炉火纯青,管弦乐作曲家的成长除了不断地学习和写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听到自己作品的演奏,从而建立正确的听觉经验。没有这个“听到自己”过程,天才也写不出好作品。很多年轻作曲人常常苦于没有机会和资金来演奏自己的作品,辛苦的创作却因听不到作品的声音而搁浅,缺乏一个让自己的作品被观众听见的机会、被世界认识的通道。

2010年,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青年作曲家计划”,为中国作曲家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项计划面向全世界华人青年作曲家征集和遴选管弦乐作品,为部分优秀作品组织音乐会演奏,向最终的优胜作者颁发奖金,并委托他们进行创作。大剧院旨在寻找并弘扬属于中国年轻人的优秀严肃音乐,提供一个让青年挥洒才华的舞台,开启一段追逐梦想的希望之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项计划邀请国际知名艺术机构和艺术节负责人直接参与评选,让青年艺术家有机会得到创作邀约,让他们能直接“够”到世界级平台。

如今看来,此前两届青年作曲家计划已初见成效。在第一届计划中获得首奖的杜薇以一曲《袅晴丝·惊梦》脱颖而出。这部作品吸收中国传统昆曲元素,表现中国传统文学形象杜丽娘的故事,展现出我国文化中独特的一面,为杜薇赢得了频频与国内外优秀艺术机构合作的机会。2012年,著名指挥大师迪图瓦携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演奏了《袅晴丝·惊梦》;2013年,德国莱比锡广播乐团在克里斯蒂安·雅尔维的执棒下,再次演出了这部作品;2014年,她的首部歌剧《娜拉》在天津大剧院首演。第二期计划首奖得主肖瀛的《天边一朵云》,也成功赴英国格拉摩根峡谷现代音乐节演出。

此次第三届“青年作曲家计划”挑选出的作品,中国民族元素更为浓郁:《彼岸花》《赤壁》《东邪西毒》《逍遥游》《八仙》等作品,充分体现出作曲家情怀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在音乐中凸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气魄。与其说这个计划是一次音乐比赛,它更像是一个音乐创作的推动系统,一项旨在支持和发展艺术事业的特别计划。如果把这个系统与全世界的音乐节和音乐委托机制相结合,相信在将来,或许会有实现繁荣中国音乐甚至影响世界音乐创作潮流的可能,让中国文化通过音乐带到世界。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谢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