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100分钟的主题综合课程,涵盖了综合实践、科学、语文、音乐和英语等多个学科,不同学科教师次第登场。日前,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暨北京数字学校管理办公室在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召开“落实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主题教学活动研讨会”,白家庄小学四个校区同步展示了该校努力创设的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多彩课程体系,受到了与会教研员和专家的积极评价。
一般的课堂是40分钟,学生尚且会感到时间长,100分钟的课程,学生不累吗?现场有学生回答不累。因为这门课程趣味性很强,所以学生不会感觉到累。相反,一门课程中融入了多种手段和元素,呈现多姿多彩的面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不妨看看这节100分钟的课程都有哪些内容。首先,综合实践课老师用20分钟和学生一起“话中秋”。接着,科学课老师用30分钟时间和学生们一起“探中秋”,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然后,语文综合老师用30分钟把学生带到诗情画意的境界。最后20分钟,是选修课。
置身这样的课堂,学生说不累是可信的。因为这样的课堂比单一的课堂吸引人多了。特别是最后20分钟的选修课,给了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全班同学根据各自爱好、兴趣,可选上英语绘本课,也可上歌声颂情,还可选上书香墨韵(书法课),或巧手绘情(美术课)。 整个课程中,还有音乐穿插其中。课堂好像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做节目、做游戏。不仅参与其中的学生不会感觉到累,就连观众也不会累。
从技术上说,多个学科老师在一个课堂讲课是可以做到的,并没有什么难度,老师之间协商好,各自分工又做好衔接即可。而对学生而言,却很有新鲜感,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不同的老师同堂讲课,还会暗自互相较量,使出看家本领,让学生更喜欢自己讲的那一部分内容。老师竞争的局面,可以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是利好。
学生不累的大课堂,可以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