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中职规模提高高职比例是应时之举

2015-12-07 13:1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日前,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历时一年的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通过市政府专题会,即将下发。按照实施意见,今后北京将压缩中职在校规模,提高高职与本科衔接的职业教育比例,积极探索建设京津冀职业教育集团促进发展。

如今,在招生和就业上,中职无论是招生还是就业,都不占优势;高职在招生上,排在本科之后,并不占优势,而就业比本科要好。本科,在招生上是众多学生青睐的对象,而在就业上,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在这样的形势下,在中职和高职之间,就要适当提高高职的比例,压缩中职的招生规模。因为家长已经在用脚投票,对中职失去了兴趣,尽管各地对中职招生都有优惠政策,依旧无法打动家长的心,再维持现有的中职招生规模,再推出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也改变不了现状,无疑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是徒劳的。

提高高职比例,应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仅要将压缩的中职招生规模引向高职,还应将部分报考本科院校的生源引向高职,让高职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中国制造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高职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本科院校培养的大量学术型人才,在就业上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因此,目前不仅要发展好高职,还应引导一些本科院校朝培养技能型人才方向转变。一方面解决就业难问题,一方面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

为了让高职学生的腰杆挺得更直,让高职有更大的吸引力,让高职生得到更多的尊重,在高职生升本科上,还要进一步拓展空间。北京市的做法值得借鉴,提高高职与本科衔接的职业教育比例,彻底改变社会对高职的偏见,打通人才培养的通道。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马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