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控制”给奢侈浪费安上“节约阀”

2015-10-31 17:1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陕西省大荔县许庄镇,过去一年执行“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度”。谁家有红白喜事,村小组组长就拿着“告示牌”挂到事主家门口公示标准。“听说黄晓明结婚花了几个亿,如果在我们村办,想张(陕西方言)也张不起来”,有人说;但移风易俗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有人觉得标准太苛刻,甚至跑到邻村设宴席。(10月28日《华商报》)

黄晓明的亿元婚礼,在公众面前秀了恩爱,也在美德面前显了腐败。官员的百次宴请,传达了自家的喜悦请,也掺杂了钱权的腐败浪费。众多腐败浪费皆在眼前,陕西省大荔县许庄镇村民感叹“听说黄晓明结婚花了几个亿,如果在我们村办,想张也张不起来”,是因中汉村党支部书记的红白喜事会制度的好带头,掀起了“清廉节俭”之风气。

浪费腐败实则是面子在作怪。“一辈子就一次的事情,大家都想办的漂亮点”的“面子”思维促成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日益严重,但在“办漂亮”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腐败与浪费。如此的铺张浪费,对于请者,无疑是压力增加,既劳民又伤财;对于礼者,或许是攀权富贵的好时机,但同时是滋生贪腐的害虫。那么“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到底是为何呢?中汉村的红白理事会的通告牌为清廉节俭传统美德之弘扬起到了好的带头作用。

好制度仍需强监督。红白理事会制度的提出,为节俭美德的执行指明了方向,但正确的行驶方向也需好的舵手与船员的相互监督配合。因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再加以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让自律与监督相结合,规划明细日常办事开支账单,制定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彻底打压“面子”心理,让节俭文化深入人心,更让勤俭节约成为社会时尚。

红白喜事,不为权贵,尽显中华民族勤俭美德。要让“胖子”不再虚胖,就需制度与监督并行,全民携手把浪费放在阳光下晒一晒,日渐形成“以俭为荣,以腐为耻”之风。

责任编辑:向浩(QU0015)  作者: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