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要努力体现“辩证思维”

2015-10-21 12:40 中国记协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第23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代表、人民日报 范正伟 

2013年11月7日下午,第23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在京举行。图为第23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代表、人民日报范正伟发言。

非常感谢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这一殊荣,再次授予任仲平文章。对我们来说,这种厚爱,包含着更多期许,也意味着更大压力。在观念多元多样的今天,党报政论的吸引力、说服力在哪里?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上,主流媒体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正如张研农社长所言,每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的任仲平写作,都是对一段历程的概括总结和凝练升华,也都是对写作者思想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巨大挑战。担负这次任仲平写作的,是人民日报评论部。这篇刊发于十八大前夕的大型政论,《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写的是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对写作小组来说,从怎样的角度切入,才能呈现这十年的本质特征,反映这十年的巨大进步?以怎样的方式展开论述,才能更好地对接宏观成就和人们的微观感受,进而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

换句话说,对于横跨十年的成就报道,怎么写,才能避免就事论事的枯燥沉闷、甚至过分“拔高”的空泛空洞?写什么,才能在情理交融中赢得读者的信任、激发人们的信心?

“信心、信任”,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对这一主题,评论部主任卢新宁提出,不要先入为主给出结论,而应将笔墨集中这十年的历史性跨越与关键性突破上,以理性统筹论述,用文明说服读者。实践证明,这种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文章发表后,无论是在网络、传统媒体公共平台,还是在十八大代表驻地和小组讨论会上,都受到高度评价。有人说,被文章深深打动了、说服了,有的代表在发言中成段地引述文中内容,中央领导称赞为“十八大主题宣传的扛鼎之作”。

回顾文章写作过程,如果说有什么心得,那就是努力体现“辩证思维”,突出以下几个意识:

一是“全球意识”。“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是这篇任仲平文章的一个鲜明特点:自始至终都把中国道路的10年探索,置于全球背景下考量。没有对比,就没有发现。将国内改革发展的成就,放到世界坐标去讲述,才能看出变化、显出分量。而从国际视野引入第三方视角,全球格局中中国分量日益凸显、中国的发展令世界惊叹等事实得以客观呈现,不同道路、社会制度的对比和反差跃然纸上。“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正发生着许多美好的事情……这些物质条件具有真实的道德价值,不承认这些成就是不诚实的”,这些来自外部世界的评述,大大增加了论述的客观性和读者的接受程度。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成为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是“问题意识”。成就是在前进中创造的,问题也常常是在前进过程中产生的。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敢于正视问题、谈论问题,才会让人民对我们党更有信心。刘云山同志指出,宣传报道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主流媒体做成就报道时最应具有的意识。任仲平文章这几年的一大转变,就体现在“问题意识”上。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文章充分论述转型碰撞期、特殊敏感期、危险高发期的矛盾和风险,透彻分析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背景下治国理政所遭遇的掣肘与挑战。围绕问题写,“转变”越是势在必行,成就越是来之不易,道路越发彰显意义,从而增强“走自己的路”的信心。

三是“分寸意识”。一方面,成就要讲深讲透;另一方面,许多改革创新的探索还在过程之中,如果话说得太满、弦绷得太紧,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规律,更达不到传播效果。高度上去了,调子则要沉下来。文章在感叹历史进步的同时,不忘提及“我们仍觉不足”;在谈到中国政府信任度再次排名全球第一时,也提醒思考“如何做才能不愧对人民的信任”。这样的分寸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展现出我们党“清醒的执政自觉”,更增进了信任和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管总结成就,还是解决问题,只有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中观察,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里考量,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既体现正面宣传为主,又考虑“时度效”要求,我们的宣传报道,才能有理性而持久的力量,才能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和资源。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期望值上升的挑战”。对于党报评论人而言,这种挑战,既源于读者的更高期待,也来自对使命的体察担当。我们需要加倍努力,以不辱使命、不负期待。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向浩(QU0015)